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探讨住区的开放与封闭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期《住区》杂志探讨住区开放与封闭的问题。

 

“近日,时隔37,列出了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时间表”,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文件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自然成为微信、微博和各种论坛的热门话题。早在2008年第三期住区杂志已就“开放住区”这个话题作为主题专刊,同时,这个话题已是大家常谈,前后有许多学者研究并指出城市危机下住区开放性的问题和现状。“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厘清什么是城市危机。许多人可能会说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社会治安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城市问题,是一种表象的存在,尚未构成危机,因为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存在,但人们还愿意在城市中生活,而这些问题通过适当的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范的确立、城市管理系统的优化等措施——能够缓解或消除。城市真正的危机是结构性的,要明了城市结构的危机,更好的办法不是谈问题,而是反过来看看我们理想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芒福德提醒人们注意城市作为容器的价值,城市是个巨大的容器,城市的魅力也即来自她的容量,为什么我们谈到大城市时总是透着一股兴奋劲呢?城市容量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是难以精确计量的,诸如繁华便利多姿多彩热闹机会多等等,这些词的背后都是一个现象,即城市有容量,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容乃大。容量产生了集聚而开放的效应,并造就了理想的城市。就像《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那样,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欣赏着这样的风景,也是这景色中的一部分。

但《清明上河图》只可能在宋以后才会有,因为宋以前的城市实行里坊制,比之今天的大院更像大院,各家各户只能向里坊开门,而不能直接向街道开门,晚上实行宵禁,只有达官贵人可以夜间出行。,居民始终处于被监控的状态,里坊的角部立有高高的旗亭,上面有士兵站岗,甚至市场也是在一个封闭的大院里。里坊制对人性的压抑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它的瓦解也是自然而然的,到唐晚期已是名存实亡,宋朝干脆就把它废除了,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一片城市繁华。街衢就是中国古代城市中仅有的公共空间,那时没有广场,如果没有公共空间、公共生活,那么这样的城市会是怎样的景观?集聚和公共性是城市的两个主要特征,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有了公共性才能实现集聚,没有公共性的集聚只能叫集合。

处理人际关系的理论中有一种刺猬理论,即每个人都是带刺的刺猬,当一群刺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取暖他们必须靠近,但靠得太近又会被刺,所以要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取决于刺的长度。把这个场景再引申一下,我们假设有一只刺特别长的刺猬(现实中就是特别自私的人),他的最为可能的结局就是他离别的刺猬最远,他最冷。在这个理论模式中,如果刺猬想要更温暖,那他只有让自己的刺变短。市民意识同小农意识的区别即在于此,市民意识在考虑个人利益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公共利益,小农意识则只考虑个人利益。


专辑中,“访谈”栏目中业内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开放住区、开放住区的尺度以及面对的阻碍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主题报道”通过对国外开放街区的案例研究,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从中探索出适合我国开放住区建设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其他栏目将继续与您讨论低碳建筑、适老建筑实验、住区研究等相关的话题。





006-011

资讯

P006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布局和居住

012-027

访谈

P012 王建国:谈到开放,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关于“尺度”的探讨

P014 庄惟敏:开放社区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和界定人的领域空间

P016 李振宇:开放社区要适宜于人的活动

P018 董丹申:开放社区不止是打开围墙,还需人人都能开放内心

P019 许蓁:开放社区有助于恢复街道尺度和活力

P020 吴越:城市设计应介入城市发展的研究领域

P022 仲德崑:社区开放,规范先行

P024 方晓风:开放和共享,是城市的基本属性

P025 Peter Ruge:从人文的角度对待开放社区

P026 Peter G. Rowe:开放是一种平衡

 

028-085

主题报道

P028 开放住区与步行城市/魏皓严

P036 摆脱围墙从规则起步/单皓

P042 四开四合—巴塞罗那城市发展过程中主导因素的转变/宋玮

P052 德国门禁社区的案例研究和启示/王骞

P058 维也纳宜步行社区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赵玉玲 孙彤宇

P066 开放建筑,开放街区,开放城市—欧洲城市建筑与城市关系研究/韩涛

P072 街区制、邻里单位与古北模式/谭峥

P082 “小区”与“小街区”居住模式比较研究/信文秀 李健 申皓元

086-089

逻辑城市

P086 从“街区制”看城市生存的空间逻辑/肖喜学

090-093

城市别说

P090 开放住区新旧谈

094-099

低碳建筑

P094 生态绿屋—

自由能源理念与被动式建筑的完美结合

100-105

大师与住宅

P100 人生最后的16平方米—

柯布西耶的建筑哲学与海角小木屋/汪芳 董颖

106-111

栖居再观察

P106 从里弄建筑看户型进化与生活转变(下)/杨之懿 程文杰

112-115

住区评论

P112 现代室内:“内”与“外”的空间辩证法/唐克扬

116-123

适老建筑实验·研究专栏

P117 老年人视觉评价实验与研究应用报告/余漾 王羽 苗文胜 伍小兰


124-157

住区研究

P124 北京市既有社区小规模多功能照料服务设施设计研究/胡惠琴 王家络

P130 我国住宅未来发展目标的国家战略思考—从城镇化发展的国际比较角度/张杰 胡珊

P134 住宅设计的数字表达和原型化技术应用/赵希 翟建宇 曹颖 张亚斌

P138 既成住区环境再生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高莹 范悦 胡沈健

P142 深港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方式比较研究/李荣生 陈铭恒

P146 南方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手法及其绿建技术研究/钟中 苏笑悦

P152 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设计复原”/ 许愿















编辑:LAX


 

UED官网

www.uedmagazine.net

媒体合作邮箱

Zhaomingcbc@qq.com

新浪微博

UED城市环境设计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