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张楚的脸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耳东 (2010 ,《当代歌坛》 )



过年前的最后一个周六,我第三次见到张楚。


我第一次见张楚是偶遇。那是在法国电音高手Air的北京演出现场门口,我和同去的朋友过马路回家,一个干瘦的中年男子迎面而来,双手插在外衣口袋里,身体微微蜷缩着,眼神有些黯淡,却透着那么点不一样。正是这点“不一样”让我注意到了他,“咦,那不是张楚么?”我拽了拽身旁一位朋友的衣服,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我第二次见到张楚的时候是在Keren Ann北京演出现场的门口,他很客气地把一辆出租车让给我们几个人,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终于看清了他的脸。一张我曾经在唱片封面上、音乐杂志上以及CCTV上看过无数遍的熟悉面孔。在此之前,他像一个传说,既熟悉,又飘渺,现在却变得像我身边的路灯那样真实。

真实的结果就是“幻灭”,因为从那张脸上,你完全看不出曾经让你热泪盈眶的那一切“神迹”。无论是“姐姐,我要回家”还是“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更别提“就当我们只是去送葬”了。我看到的,是岁月的痕迹,是生活的疮疤,是一个不知把智慧藏在何处的形单影只的小老头。




他老了,真的。尤其是,当我又一次回忆起自己十几年前从《东方时空》里初识张楚的情景,那支令人难忘的MV,《姐姐》,和影像中那个满面愁云却仍遮不住意气风发的男主角一起像时光一样被雕刻在我的记忆中,到现在,只留下一坨悲情。而《姐姐》问世那一年进入《东方时空》的制片人陈虻甚至都已经去世了。

不过,当我再一次见到张楚的时候,我倒是没再感受到“悲壮”,却多了几分敬重。也许是因为这几年生活中的摸爬滚打让我能更平和地看待“传说”和“现实”。我觉得,一直以来,对于摇滚乐,我们过于看重“传说”表面“瞬间燃烧”的壮烈,却往往忽视了的现实中那种平淡无奇的对自我的“坚守”,后者其实更“壮烈”。

其实,这次再见张楚,他脸上的表情并不比上一次更好。除了一如既往的漠然,还多了几分疲惫。出于媒体的职业敏感,我养成了察颜观色的习惯。因为,你需要根据对方的申请来调整提问的尺度或角度。但是,张楚的脸却是你永远猜不透的,你很难从那张冷漠的脸上读出什么。

“他一向如此。”帮忙做采访的朋友告诉我,她曾经多次与张楚对话。“你很难撬开他的内心世界,这需要一些技巧。”





这大概就是张楚这些年始终给人感觉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因吧。窦唯改玩实验和即兴,何勇人胖了一圈,演出甚少,只有张楚,始终是那副模样,尽管他已经不再是中国摇滚的焦点,不再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他的新专辑遥遥无期,但是,他十年如一日的漠然却总是让人愿意相信这个人下一首歌仍然能让人热泪盈眶。因为,张楚给人的感觉就是那样,他在他的世界里从未离开,他的灵魂外面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硬得或许连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完全撬开,于是也就不容易变质。

同样没“变质”的还有张楚从前创作的那些经典作品。这不,网易新闻频道今年年初推出过一个叫《我们》的专题片,片中是一些年轻人在回忆自己追梦的经历,而其中最感人的一段就用上了张楚的经典作品《光明大道》(试听)的歌词:“没人知道我们去哪,你要寂寞就来参加,你还年轻,他们老了,就当我们只是去送葬。”看到那儿,我确信,这首歌将会被一代代年轻人传唱下去。




这让我想起了Beatles一首很有名的歌,《Across The Universe》(试听),歌中反复唱道,“Nothing Gonna Change My World”,没有什么要改变我的世界。我总觉得这样的歌词中国人肯定写不出来,因为,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为随波逐流而审时度势地改变自己,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所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张楚的“不变”反而让人觉得有些矜贵。他就像是一个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岛”,我们都不知道岛上的他到底有多快乐,当然,我们也不会相信他真的快乐。但是,在我那天刚到树音乐排练室的时候,看到的是张楚一个人蜷缩在交流里静静地弹琴,任凭身边因为要布置着视频采访的设备而各种动静不断。


我一下子就跟那个“传说”搭上了线:噢,这真是张楚!



END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