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付费」买「更好的自己」?清华博士告诉你:没那么简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编者按

知识付费成为近几年来内容市场的爆款。尽管这股风头正劲,但身处热潮之中的我们,有必要对知识付费进行冷思考。本文作者从知识传递和习得的角度,反思了「知识」的本质,对知识付费现象分享出自己的思考。

早上8点~8点半  吃早餐的同时,不忘听ESL英语;


早上8点半~11点半  下课的间隙,打开订阅的微信公众号,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中午12点~下午1点半  在喜马拉雅订阅了一个PPT课程,趁着午休的时间,赶紧学起来;


下午2点~6点  下课的间隙,不忘刷刷知乎、微博,看这周有什么热点社会新闻,网友的评价如何;


晚上8点~11点  要么刷《晓说》,要么刷《奇葩说》,任何可以「学习」到新东西的视频节目,都不放过。


这是知乎一篇文章列出的时间表。这张时间表看上去似曾相识,好像每一个「上进努力」、想要充电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图在喜马拉雅、得到、知乎、甚至是微信公众号上马不停蹄地攫取「知识金矿」,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常见知识付费式手记App


知识付费确是近几年来内容市场的爆款。先是「得到」和「知乎」率先撕开了口子,后有喜马拉雅、分答、豆瓣及微信生态上的内容方等跟进。根据网络公开数据(华菁证券《知识付费报告》),目前知识付费用户群体和高学历、白领、买书者三类人群都高度重合,估测人群基数约1.5亿,动态来看2020年可达2亿人,有望具有320亿收入规模的潜力,与之对应的平台盈利有近50亿的潜力。


知识付费为何如此火爆?

为「知识」付费不是今天才有。事实上,整个教育行业的实质就是如此,只是到今天已经形成了3.7万亿的市场。不同于早教、K12、职业教育等制度性的正式教育形式,源于教育内核的知识付费,通过娱乐化、偶像化消解了教育逆人性的隔阂,略带仪式感地让用户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慷慨解囊。


总结起来,知识付费大热的时代背景主要有两点。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角色,作为「社会人」的个体被瓜分。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侵蚀并碎片化了人们的时间,用户活跃在移动互联网上,有太多事情可以做,时间被瓜分,很难拿出整块时间;


在消费升级时代,中产阶级有着较为普遍的焦虑,这种焦虑让「随时充电」的需求从痒点变成了痛点,中产阶级一个迫切的要求是「对抗落后焦虑,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终生、跨界、随时的知识学习不可或缺。


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一方面渴望随时充电、生怕落后,一方面又苦于有限的注意力和时间,知识如何高效获取、易于记忆、便于转述。于是,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携带智能手机和 「可佩带」的设备,利用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在海量信息中自由穿梭学习并获取各种的知识碎片。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



碎片化学习所带来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完全教学社会化」(totally pedagogized society),每一个人都需要随时学习不同的技能,在一生中不断地学习和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知识付费的出现恰恰迎合了终身学习的热潮,如「得到」的宣传语就是「碎片时间,终身学习」。它试图为学习者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提供持续学习知识、获取新技能的途径。于是,知识产品出现了,知识服务出现了,把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授(厚书、长课)转化成了适合碎片时代的知识产品。


出售「知识」还是贩卖「故事」?

信息爆炸的问题早已存在,随着公众号、头条号等兴起,知识生产的门槛降低,知识生产未必需要专业性的机构,在极大丰富了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噪音。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付费里打出的旗号是「知识」而非「信息」,「知识」一词成为核心范畴。尽管知识的多重内涵和具体指涉语焉不详,但「知识」这个词依然保留了一种与确定性、可靠性甚至真理等理念的公开联系。因此,提及知识为这个新兴行业提供了一种毋需其他方式加以合法化的权威。但是,除了打出「知识」这一旗号,知识付费真的提供了知识么,抑或这其实是一个「知识陷阱」?


涂尔干在探究宗教的起源时,划分了两大领域,一个领域包括所有神圣事物,另一个领域包括所有凡俗事物。这种凡俗和神圣之间的对立,在知识领域就是「可思考知识」和「不可思考知识」之间的对立。在知识付费的平台上,将市场原则置入到知识与知识者(the knower)之间,并深刻植入在知识的内在关系与外在形式之间,神圣世界和凡俗世界之间出现了错位,「不可思考知识」和「可思考知识」的边界模糊,由此深刻地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性质。在知识付费中,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提供通向知识的阶梯,更多的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这种新兴的知识话语,建立了两种截然分离的市场:一种是以知识为主的市场,另一种是以创造者或使用者为主的市场。



很明显,知识付费属于后者。例如,喜马拉雅和蜻蜓起家于休闲的音频节目,典型的用户画像,是听相声、听小说、听情感节目的,从这里淘出来的碎片化学习,包括个人成长类的好好说话、小学问、声音教练、最美唐诗、细说红楼梦等陶冶情操类节目。根据新知榜公布的榜单,目前大热的内容,这些栏目赫然在列。这就好比从下里巴人中挖出阳春白雪,最终用户得到的知识多半是进行了简化和包装,变得寓教于乐,牺牲的是内容的深度、严谨和系统,常常成为「大众读物」或「网红爆款」。他们传播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故事。换句话说,他们是把有深度的知识包装成通俗可读的「故事」


真正的「知识」总是珍贵且需要认真辨别的。「得到」的某大V号称自己一年至少读300本书,这意味着平均1天至少读完一本书,与外还有时间游历50多个国家,参加各种世界经济论坛,下过工厂、矿山、农场和村寨。相较于此,笔者也曾经为了写论文在图书馆不吃不喝,一口气一天读完2-3本学术著作,但是最终也能是囫囵吞枣、敷衍了事、不求甚解地读完,这样的「读书」很容易消化不良。如果这样一个自己本身就对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声称可以帮你「把学科的顶层直接打通,找到知识界的通用语」,所谓的「读书会」只能是「故事会」,你却希望他替你「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真的天方夜谭了!



也许你会说,这些付费知识app大概本来就没打算走专业深度路线吧。可事实是,某付费知识app创始者已经提出,有可能要抢占每个知识细分领域的心智制高点,打造《新华字典》那样可以重印N次的版权存在。若要实现这一宏愿,权威性是摆在第一位的。而权威性的来源只能是「知识」,而不是「意见」。基于感觉的「意见」是一种主观判断,一种没有任何绝对基础的、总在变化的看法。感觉世界中的一切东西都是相对的,不断变动的,但是人类知识需要并寻找绝对的东西,而绝对的东西仅仅存在于神圣世界这一超验的层面。于是,要想使得理智能够超越仅仅是感觉到的、有形的东西,重新获得关于「不可思考」的知识,就需要进行特别持久的理智和道德上的努力,而非在某个在线平台上消磨几分钟就可指日而待的


碎片化学习真的是在学习吗?


除了「知识」的空洞,知识付费的另一个bug就是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世界被分为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表现在教育场域中,即两种知识形式,一种是「不可思考知识」,即学校的知识或官方教育知识;另一种则是「可思考知识」,即日常常识性知识或地方知识。


许多社会学家对这两种知识进行了划分和定义,伯恩斯坦综合了各项理论成果,对不同知识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加以定位,最终区分出垂直话语(vertical discourse)和水平话语(horizontal discourse)。水平话语对应的学习方式被称为「碎片化学习」(segmental learning),区别于垂直话语的「累积性学习」(cumulativelearning)按照伯恩斯坦的定义,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为「属于特定情境的,而且是情景依赖的,镶嵌在不断变化的日常实践里,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导向特定且立即性的目标,与生活情境息息相关」


知识付费的知识结构正是这种「水平话语」,知识习得方式是与之对应的「碎片化学习」。「碎片化」一方面指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便捷性、海量信息内容离散性以及学习者阅读方式的随意性,使学习者获取的知识碎片化;另一方面指的是知识传递方式的片段化,即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短、平、快的学习方式,这些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的不连续性,从而导致获取知识的方式碎片化。



在知识付费平台上获取的知识完全附着于知识生产情境(如讲故事的人所定义的情境),并只在该情境中具有意义。结果就是,用户通过课程习得了一系列碎片化、分离的观点或技能,而不是在以前所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习得新内容。这种学习方式所获取的知识或领悟只能被限定在知识生产或知识习得的特定情境里,很难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如后续的学习、日常生活或未来的工作)


尽管碎片化学习所对应的是终身学习,但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是能够跨越不同情境、新旧知识之间具有连续性的「垂直话语」,而非碎片化学习中的「水平话语」。因为知识的获取需要学习者具备整合意义的能力,这些意义不会在跨越情境的传递中出现损耗。为了克服对于特定情境的依赖,实现知识的情境转换,学习者必须掌握知识背后的潜在性规则和知识再情境化的原则,包括如何选择意义、如何与其他意义进行关联、如何在新情境中定位等。碎片化学习的危险性在于忽视了这些原则,并将知识定位于某一情境下,期望学习者能够通过「身在其中」而捡拾「知识」,而这种「知识」不仅无法被迁移、应用到新情境,甚至会让学习者陷入到庸俗、狭隘的偏见旋涡,成为真正的「洞穴」中人。

 

本文并不是要贬低内容行业或其他提供知识服务的个体,在教育过程的积极角色和重要地位,而是要突出区分水平话语(个体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的)与垂直话语(超越日常经验、具有整合意义功能)、知识(具有权威性、相对稳定的、客观的知识)与意见(流变的、带有个人主观经验)。如果这种区分被模糊化,或被视为不重要的,那么「知识付费」中「知识」的比重究竟有多大,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文字 | 雪龙

编辑 | 金慧 还有

责编 | 涂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