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华县人你知道自己村的村名的来历吗?戳这里告诉你华县这些村庄村名的来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面蓝字“华县新闻资讯”一键关注!

广告推广合作请加小编QQ/微信:421094961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华县新闻资讯 粉丝交友QQ群:159188842

再谈华县部分村庄村名的来历
作者:闫广勤


(原文标题:再谈华县部分村庄村名的来历)

笔者此前曾发表了《华县部分村庄村名的来历》一文,引起许多人的兴趣。有朋友认为涉及的村庄太少,希望我能多介绍一些村名的来历。此文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华州明清时的旧志书,为了满足朋友们的愿望,我又翻阅了旧志书及其它一些文献资料,再补充了一些相关内容,因前已有《华县部分村庄村名的来历》,故此文为“再谈”

白泉村,位于大明镇。据明朝万历年间刊行的《华州志》记,当时此村称为秦麓村,“村间有白泉,在龙王庙中。今泉水喷玉溅珠,势若龙涌,且澄清见底。”此泉声名很大,以致以其为中心的若干个村庄统设白泉里,为当时华州四乡四十一里之一。里是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一县(州)之内分成若干乡,一乡分成若干里。白泉里之设经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在这期间,秦麓村之名渐渐被名气更大的白泉村代替。而白泉村的泉水,历经沧桑,却至今汩汩不绝。


王圣村,原属金惠乡,现为大明镇兴国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据清康熙年间刊行的《续华州志》,很古的时候,此村有一个姓王的人讲,他在乔峪遇见了神仙,以后人们称他为王圣,又名其村为王圣村。


汤坊,原属金惠乡,现为大明镇毛沟社区的一个自然村。原称“汤房”,是为沿途行人提供饮水的处所,始建于明末的崇祯年间。这里是瓜坡通往金惠塬的必经之路,设汤房是方便路人的慈善之举,曾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致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在汤房设置70多年后,感叹说:“相沿岁月,离乱弗寝。……嗟嗟华人,积善绰有古风。”后来,汤房逐渐形成了村庄,施舍饮水的功能不知何时消失,名称也讹变为汤坊。


渔池,位于大明镇,是渔池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续华州志》记,乔峪河在很早的时候,出峪口后向西流,迳高塘入赤水河。而发源于今大明镇金堆峪的金堆峪河直接向下流去,称为遇仙河。后乔峪河水暴涨,东折改道直下,流为今遇仙河,金堆峪河反成其支流。这期间,乔峪口附近的山麓因洪水泛滥,尽化为水国,后人因将其村命名为渔池村。


拾村,原属毕家乡,现为柳枝镇拾彭社区的一个自然村。拾村是华县延续历史最悠久的地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郑桓公于公元前806年受封,在今华县地区建立郑国,先居住在棫林,后迁徙到“拾”地。郑国东迁到今河南一带后,拾地渐渐形成村落,称为拾村。以此村为中心,明清时,设有拾村里;民国时,设有拾孟乡;解放初,设有拾村乡;后长期为拾村行政村。由此看来,拾村有2800年以上的历史,当为华县之最。


里寺村,原属东阳乡,现为高塘镇堡里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其村名本为“理寺”,来历可以追溯到金朝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此年这里重修了金明禅院(也称法明禅院),当时有碑为证。既是重修,可见寺院始建年代更早,这就是理寺村“寺”的来源。而重修金明禅院碑记该寺位于大理乡,大理乡即今高塘地区,故“理寺”,即大理乡的寺院之意。今寺院早已不存,大理乡之名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村名透漏了一丝信息。


侯坊村,原属侯坊乡,后属辛庄乡,现是赤水镇侯坊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明朝赵时春在《马政论》一文中说,唐朝在同州(今大荔县)、华州置了八个坊养马,即设了8个养马场。清《续华州志》认为侯坊与这八坊有关,侯坊村或由此得名。


虫陈村,又称虫王庙村,原属少华乡瓦头村,现为莲花寺镇西寨村民委员会的一个自然村。该村古时原有一座八蜡庙,祭祀与农事有关的八种神,即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以祈祷来年丰收。一般百姓对前七种神莫名其妙,不知其为何物,惟害虫为众人目所亲睹,身受其害,故尊称为虫王,诚心奉祀,望其不害田禾。久而久之,八蜡庙只有虫王得到尊崇,八蜡庙也就变成虫王庙,庙所在的村也就称为虫王庙村了。


三溪村,在杏林镇。据明《华州志》记,当时此村称作“鸡湾”。明朝以后鸡湾逐渐改称“溪湾”,又因为人丁兴旺,村庄扩展,一个村变成三部分:上溪湾、中溪湾、下溪湾,统称“三溪”。


磨村,在杏林镇。据明《华州志》记,当时此村称作磨渠。古时候,华州山区及沿山一带,在河流溪渠旁建有许多水磨,利用水力带动石磨,粉碎谷物。磨渠村位于沿山的石堤河东岸,当地人沿溪渠建水磨的很多,故村名叫做“磨渠”,后又渐渐演变成磨村。


↓↓↓华县其他村名的来历

广大农村实际由众多自然村落组成,华县的村庄(自然村),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统计,为近700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为900多个。这些村庄往往有久远的历史,其村名的来历也各有不同,现将部分村庄的村名来历简介如下:

良侯村,位于瓜坡镇。西汉初,汉高祖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后见刘盈懦弱、平庸,有意废刘盈而立次子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知,非常着急,向开国大臣张良请教,张良聘请“商山四皓”辅佐刘盈。商山四皓是隐居于商山(在今商洛市)的4名高士,即东园公、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4人。张良请太子以高车驷马迎接他们,路过今良侯一带,直奔长安。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次子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据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记,后人为纪念张良在此事中的作用,因张良封为留侯,故名此地为良侯。


罗纹村,又名罗纹镇,在莲花寺镇的罗纹河畔。罗纹河发源于小敷峪,向北注于渭河,流经罗纹镇时,水旋转如罗纹,因名。“罗纹”之意是回旋的水纹,元朝赵善庆《寨儿令?早春湖游》曲中“棹涟漪水皱罗纹,破韶华桃露朱唇”一句可证。


郭村,在赤水镇。有些人以为此村因郭姓人居住而得名,其实不然。此“郭”是“城郭”的郭,为外城之意,不是姓氏。据《续华州志》,北魏在郑县设东雍州,州城就在今郭村一带。西魏改东雍州为华州,直到隋朝,华州州城都在此地。唐朝时华州州城改建在今县城地区,原州城地区则因有郭有市而被称为“郭市”,后又演变为“郭村”。


王宿,又称王宿庄、王宿镇、王宿街,原属毕家乡,现是今柳枝镇的一个行政村。据《续华州志》,是因周平王即位前,为避难曾在此住宿而得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宜臼逃奔申国,途经此地留宿。周幽王死后,宜臼在申国、郑国等诸侯国的支持下即位为周平王,曾赐姓庶子为“宜”,今王宿北有宜家村,有宜姓人家,据说是这个庶子的后裔。


桥峪,大明镇的一个行政村,地理上是南山的一条山谷峪道。明《华州志》、清《续华州志》等华县旧志书都记为“乔峪”,据民国时编撰的《重修华县县志稿》,因仙人王乔曾在此修行而得名“王乔峪”,后简称为“乔峪”。人们不知就里,将“乔峪”误写成“桥峪”。


马厂,在大明镇桥峪口外。据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记:“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乔峪水暴涨,从乔峪口到龙湾,约五六方里,大石山积。几成不毛,积久野草繁殖。”明朝的潼关驻军在此牧马,故称马厂。


老官台村,在杏林镇的西溪遗迹西侧的高台上。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任华州司功参军时,曾畅游西溪,并登此台。当地人尊重杜甫,称杜甫为“杜老官”,在杜甫离开华州后,将其登临过的高台称为“老官台”。


南会、北会村,在赤水镇。原是一个村,称会同坊,后因户口繁衍,分为南会同坊、北会同坊两个村,又简称为南会、北会。会同坊曾长期被讹传为“会东方”,又演绎出有人在此会见到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的故事。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对此有厘正,该书指出,当地曾出土普鉴和尚塔铭,塔铭中有元朝“中统元年重修玉泉寺于会同坊”字样,证明此地应称“会同坊”,而“会东方”不过是音转而已。


故城村,在瓜坡镇。据《水经注》、《续华州志》,今华县的前身—--郑县,在南北朝时,其县城建在此地,县城迁离后,故址称为“故城”。


故县村,在杏林镇。据《明一统志》,唐时,郑县城在华州西南五里,即今故县村一带。元朝时,郑县建制撤销,其乡、里由华州直辖,郑县城废弃,遗址遂被称为“故县”。


南耐庄、北耐庄,原在金惠乡,今属大明镇。古时本是一个村,据清《续华州志》,此村本名能村,后讹能村为耐村,又讹为奈庄,再演变为耐庄。可能因人口繁衍,又分为南北二庄。按《汉语大字典》的解释,能,古作耐,耐同奈。所以,耐庄名字的变化,还是有章可循的。


步背后村,原在侯坊乡,今属赤水镇。步背后原为“铺背后”,意思是在“铺”的背后。此“铺”是急递铺,即古代用于传递军政公文的驿站。步背后村南面的公路,古代是驿道,据明《华州志》,距华州城十里的驿道上,设有急递铺称石桥铺,石桥铺应在驿道北侧,坐北朝南,离石堤河桥不远,其背后的村子就是铺背后村。后人可能不知村名的来历,写字又图简单,将“铺背后”写成了“步背后”。


漏泽园,华州镇的一个村庄。漏泽园是古时用以掩埋无名尸骸及家贫无葬地者的公共坟场,由官家丛葬。不知何时,漏泽园逐渐有人居住,形成村落,公共坟场的功能消失,但“漏泽园”的名称保留了下来。


沟峪,柳枝镇的一个行政村,地理上是南山的一条山谷峪道,村民现已整体搬迁到山外,但村名依旧。“沟峪”的“沟”是误写,华县明清两代的旧志书都写作“构峪”。“构”的意思是构树,构树又称楮,或称榖,一种落叶乔木,皮为造纸原料。此峪因盛产构树而得名“构峪”。


王坟村,在华州镇吴家行政村,因此地曾是明朝的著名文人王维桢及其家族的墓地而得名。


东周、西周,在下庙镇。据明《华州志》、清《续华州志》,这两个村当时是一个村,称“周宁村”,因西晋大将周处平定氐羌之乱,社会得到安宁而得名。后因人口增加,村庄扩大为东西两部分,就演变简化为“东周”、“西周”。


迷糊峪,原是莲花寺镇袁寨行政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后村民迁至山外。迷糊峪是潜龙寺西侧的一条山谷,据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当时称为猕猴谷(峪),应是因山中有猕猴而得名。明《华州志》已讹记为“猕虎峪”,后来民间更讹传为“迷糊峪”,离此峪名称的真正来源越来越远。


文章来源/华县县志办

原文作者/闫广勤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