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正字解析】 「制」与「制」有别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號推送的 <謹言 | 「番錢仔局」始末記> 一文中,閱讀仔細的網友留言指出「製錢」與「制錢」之別,我們當然知道兩者差別巨大,不過正簡轉換之後編輯有所疏失,因此出現差錯。


「制」與「製」固然國語讀音一致,但如今含義差異甚為明顯。我們先看看兩字之造型。


由上至下,前兩行為「制」之甲骨文、金文;末行為小篆與說文所附之古文


「製」之簡文與小篆,簡文頗含糊


據《說文解字》「刀部」:「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說文解字》「衣部」:「製,裁也。从衣,从制。」如此說來,「制」與「製」難道相同嗎?其實不然。段注說文將「製」字條改為「製,裁衣也。从衣,制聲。」並注曰:「按此篆處非其次,當本在裁篆之下。」意思是說,說文裡面「製」字篆文的位置有誤,應該跟在「裁」字篆文之後。【按,說文一書的字頭均為篆文,。】


朱駿聲《通訓定聲》:「以刀斷木,从未猶从木也。木老而堅,中材用,故从未。古文从彡,象斫木紋。」(另有一說,李旦丘認為「彡」為鋸末之象形)此說甚確,「制」字甲骨文左部即為木形,劉釗《金文編·附錄上》中認為「制」左部之「未」即「木」之譌。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制」與「折」同源,「制」以刀割木;「折」以斤斷木,所用工具有別而已。《廣雅·釋詁一》:「制,折也。」《魯論》中「折獄」作「制獄」。故「制」之本義為裁斷、切割。由此義引申指禁止、抑制、約束、控制等義,用於抽象意義則指裁決、決斷。《廣雅·釋詁四》:「制,禁也。」《字彙》「刀部」:「制,節也。」


「折」字之甲骨文(首行);金文(第2、3行);戰國文字(第4、5行);說文小篆與籀文(末行)


秦代權量上之「制」字(左兩字),「木」旁斷作三截;秦簡「製」字(右一字)上从「折」字。「制」、「折」之古音,皆照母脂部,聲韻全同。


《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引申指製造、製作。《字彙》「刀部」:「制,造也。」用於抽象意義指規劃、制訂;作名詞指制度、規章、法令等。《玉篇》「刀部」:「制,法度也。」由製作又引申出形制、樣式。「制錢」即「法幣」之同義語也。


《集韻·祭韻》:「製,謂裁衣也。」「製」作專義字使用,即裁製衣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引申指製造、製作,特指寫作。


綜上所述,「製」字後起,分擔一部分「制」之字義,故於含義而言,「制」有所限縮。故兩字分化之後,雖含義仍有互通之處,但兩字之用法愈來愈涇渭分明。






[名]

1. 法度、規定。如:「法制」、「制度」。《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2. 父母喪事。如:「守制」、「父制」、「母制」。《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動]

1. 製造。同「製」。如:「制作」。《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2. 訂定、規劃。如:「制禮作樂」、「因地制宜」。

3. 管束、阻止。如:「管制」、「限制」。《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4. 決斷、裁決。如:「裁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制曰:『可。』」

5. 切割。《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


秦嶧山碑拓本局部

【釋文】 (臣)昧死請,制曰:「可。」



[動]

1. 剪裁。《說文解字.衣部》:「製,裁也。」東周戰國.屈原〈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南蠻》:「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尾形。」

2. 造作。《正字通.衣部》:「製,興世動眾曰製。」《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樊宏》:「五穀不登,謂之大侵。大侵之禮,百官備而不製,群神禱而不祠。」《新唐書.卷一六三.列傳.柳公綽》:「置權量於東西市,使貿易用之,禁私製者。」


[名]

1. 藝文作品、詩文、作品。《正字通.衣部》:「製,俗稱撰述文辭曰製。」唐.杜甫〈八哀詩.贈祕書監江夏李公邕〉詩:「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製。」《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列傳.序》:「莊宗既好俳優,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聲,謂之『御製』者皆是也。」

2. 法式、樣式、制度。《漢書.卷四三.酈陸朱劉叔孫傳.叔孫通》:「通儒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製。漢王喜。」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夫才量學文,宜正體製。」





正字解析系列:


【正字解析】「福」字解

【正字解析】「台」是簡化字嗎?

【正字解析】從「臺」說起

【正解解析】釋「母」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