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脑洞丨都说中文难学,中文到底难在哪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感到孤独!中文难学这件事,被歪果仁吐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在许多语言里,要拒绝一个人,可以说“等你先学好中文再来见我吧”

而听不懂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说“你在说什么呢?听着和中文似的”。

以至于法语里“c’est du chinois”(这是中文吧)已经成为了固定用语,爵士歌手赛日·甘斯布还有一首歌,歌名就叫“女人啊,你简直就像中文一样”。

还有法国版“女人心,海底针”的连环画:

更有无数前赴后继的中文学习者,温顺地排着队倒在学中文的沙滩上——

你觉得德语难学?中文说,“你真可爱。” (冷笑.jpg) 

蜂蜜和蜜蜂?他们两个听起来完全一样,但是意思却不同?

所以中文到底为什么这么难学呢?总结原因大概如下:

难写的汉字

汉字对于写惯了字母和单词的西方人来说,是首当其冲的令人头疼。

对于拉丁语系(英语德语法语……)的所有语言来说,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字母。英国人学会26个字母,以及标点符号、空格所有这些句子的组成部分,需要多久?大约一两天。 

而中文呢?

中文里没有和拉丁语系的字母相对应的基本单位。非要说组成语言最基本的“字素”,只好算偏旁部首。可是偏旁部首的数量可谓惊人,各种字典的分法不一:《说文解字》分540部,《康熙字典》分214部,《新华字典》为189部,最新出版又变成了201部。

不管哪种算法,都比拉丁字母的数量多得多了,可这还并不是汉字最难的地方啊——

因为即使记住所有偏旁部首,该怎样将它们组合还是一个难题。英语的书写是一维的,每个字母挨着从左向右写下去。而汉字却是一个个二维图像:偏旁部首们可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内一外,还有三个、四个部分拧在一起变成一个字。更难的是,组成汉字的过程中,部首会被挤压、拉抻、扭曲、异化,才能最终全部被fit进一个方块字中。

所以对于母语是拉丁语系的西方人来说,学英语,隔层纱;学汉语,隔座山。

写了还是不会读

好不容易学会了写字,还会遇到第二个当头一棒的难题:写了不会读。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是拼音文字,看着单词的拼法,就能大致读出它的读音来。

可中文不是如此,汉语言里会意字的逻辑超乎想象地复杂——

首先,按照语言学上的归类,汉字其实并不是象形字,而是会意字。

象形文字在古中国、古埃及这些文明里都出现过,可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象形字在现代语言中已经几乎绝种了。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不是有些和中国的还蛮像?

汉字经过衍化,从象形渐渐发展成了会意字,从完全的图画转变为方块字,每个方块字由一些“字素”组成。这些字素中,有的会意,有的象声,还有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在那里。

汉字中,有小部分可从字形和偏旁部首里大致猜到读音,可是大部分不行。因而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的人来说,学中文相当于学两门语言——一门说的汉语,一门写的汉语。

语境,一切都是语境啊

初学一门语言时,有没有这样的状况——一句话里每个字都认得,连成句子却不知所云?

学汉语的歪果仁一定遇到过。汉字比拉丁语系中的单词语义要模糊很多,以至于往往单看一个字,完全无法知道指的是什么意思。

往往越常用的字,意思就越多,理解也越依靠语境。如上句里的“就”字,单拿出来,谁知道在说什么啊!

更甚的问题是,看书本文字的难度还在其次。口语中,不仅每个字的意思樊多,每个读音可能指代的字也动辄成十上百,譬如一个yuan的音,是公园、人缘、还是类人猿,不联系上下文是猜不出来的。

还有声调?

最令歪果人无法理解的,莫过于中文里的四个声调。同一发音,声调不同还能表示不同意思?(我还没开始说粤语里有九个声调呢……)

目前世界上的所有主流语言中,中文是唯一一个用不同声调表示不同意思的语言。

关于汉字四声的麦当劳教学法

神奇的语法

每个人说起自己的母语,都会认为自己的母语没有语法。中文有语法吗?除了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之外,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学过中文语法。

但是学中文的歪果仁会沉痛地告诉你:中文的语法难到让人摸不着头脑。

确切地说,中文语法的难处不在于复杂,却在于简单:动词不分人称和时态、词性转换没有变化,没有不规则动词,没有动词单复数之分,没有阴性阳性,不用担心主谓一致……

没有这些复杂的语法规则,中文岂不是变得很简单?

非也。

因为原本可以从词性变形和动词规则里体现的时态和语义,在中文里只能通过语境和少量语气助词来体现。请看以下对话——

“你吃了吗?”

“我还没吃。”

“那你吃点吧。”

“不,我吃不了。”

第一句中的“了”表示完成时,第二句的“还”是副词,表示到现在为止(“还没”相当于not yet),第三句的“吧”表示祈使语气,到了第四句同样一个“了”字,表示可能。

真应了老子的那句著名的开篇语:道可道,非常道。

参考资料:

1.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John DeFranci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 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YR Chao 赵元任,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