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汉字书写的快乐 / 作者:张福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欢迎关注  * 《教师文苑》



汉字书写的快乐

作者:张福平

 

 

前些时日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专题节目,闲适时我看了几期,场内参赛的中学生小选手及成人陪写团,面对一个个曾经熟悉的汉字,他们的书写表现,也包括我,着实使人感慨良多。不可否认,自华夏先祖黄帝的史官苍颉造字以来的数千年间,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符号,独特的文明象征,她的每个字,每组词,不论是会意的,象形的,多音的,都广蕴了久远的历史故事与传说,其中包含地理、天象、自然、人文演绎的碎片记述和典故,传输出一缕缕珍贵的带有古韵古风的历史信息。

 

我们今天广泛享用的汉字听读书写成就,也是我们先人一辈辈、一代代历经无数时日,对汉字认知的发展丰富和创新,而且早已成为人们认识自然,融入社会,提升品质,驾驭生活的桥梁与工具。中国汉字将万千知识融一体,用汉字这个书写载体,用声颇这个音韵舞台,解文说字,解惑释疑,传递着世代承袭的文化聚合力,传承着中华文化与文明,发展提高强壮了我们民族的“软”实力。

 

中国汉字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口口相传,结绳记事,在华夏氏族部落生息发展的杂乱局限使用的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逐渐通过认识自然,激发灵感,感悟天地,在以先贤苍颉为代表的一批文字整理者,集中华各民族智慧之大成,通过不懈努力,引领推广会意字,象形字,通过书写形态的篆、草、隶、楷演化,最终形成了华夏子孙镌刻史实,承德载物,促进人类文明,促使中华儿女跻身世界民族之林,赢得尊重,颇具华夏特立独行,独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汉字。那年中秋细雨绵绵里,我参观炎帝故里的宝鸡《西周青铜器展》。西周是华夏文明长河历史里的灿烂一页。

 

我站在从青铜器上拓印出的“猪(猪字就一个部首)”、“牛”、“火”等象形文字前伫立了许久,突然耳边仿佛有人对我说,别笑话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啊,我的祖先最早是通过口口相传,结绳记事的。但结绳多了,难免会遗忘,于是通过劳动,通过观察,我们用线条代替结绳记事,将线条画在山岩上,刻在兽骨上,龟甲上,这样记事简便,留存时间长,这些线条你们现在人称符号,通称甲骨文。我回首张望,发现身后有几组西周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雕塑,我确信话语的声音是从这里出来的,是其中的一位长者与我倾诉的。

 

中国汉字从远古走到今天,由于历史的局限,早期的汉字很长一段时间,仅在狭小的圈子里流传,被上层建筑领域和富贵人家所享有,所以就有了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于人之说,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汉字的普及与推广,当属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人民政府推行的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扫盲”运动,占全国总人口80%的文盲从一撇一捺学起,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识字班,及亿万识字班学员自一笔一画开始认字写字。国家大规模持续的扫盲运动,让众多国民短时间内初步掌握了汉字的认、听、写书本领,使原本由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字,重新归属服务于人民。


我从父辈口中知道了那场“扫盲”运动的深入与持久。田野里的村庄没有教室,没有书桌,仅有无垠的田园景色和心里的美好憧憬与梦想,他们在极其简陋的学习条件下,以树枝做笔,以大地当纸,以村落的田野地头当课堂,粗糙带有老膙的手,那份渴望的心,从书写的笔画中获得了知识与快乐。我从流传在解放区的独幕小话剧《夫妻识字》的剧情里,知道了劳苦大众不识字的无奈,学文化急切摆脱愚昧命运的那种自觉与企求。我在军营一位老文化教员那里,见到过当时父辈们扫盲用的袖珍版本、不带拼音、比火柴盒略大的简易汉字小字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和祖父留下的那套线装《康熙字典》一样,都值得当做文物来收藏。

 

我的学生时期,脱盲后的父亲给我们买了本1962年修订版的《新华字典》,供我和姐姐读书时使用。这版繁体字的无言老师,使我在课堂上,在课外的阅读时,帮助我认识熟悉了许多生僻的汉字和词意。它使课文里的字里行间,让人物与事件跃然纸上,它让课外读物表述的故事里,充满了活灵活现的美妙的神奇和向往,让我的心灵与之共鸣,同字里行间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并常常将那些不多的阅读体会书写在作业本上,并由此引发了我对汉字书写的那份兴趣与渇望。这本字典我们离家后,弟弟妹妹读书时先后使用过,待我几十年后再见到它时,它的硬皮书面早已磨毛,书脊用几块伤湿止痛膏胶布粘着,但里边的繁体字依旧,一页不缺,这让我与它重逢的刹那间,心生了一种别样的快乐与亲近。

 

正是源于对汉字书写的热爱,军营里的数年间,我坚持记日记,,如今翻阅昔日的多本笔记本,军营青春的记忆犹如电影画面一幕幕重现,里边有帮助驻地村民救火的片断,有点滴战友间相互帮助的记载,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但更多文字记述,透露出的是自己成长的快乐。工作后由于热爱汉字书写,做为对我业余爱好的鼓励,,厚厚的《现代汉语小词典》及《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每次向这些无言的老师请教,都让我体会到了它们的坦荡无私,那种赐予和厚重,更加助长了我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激情。我伏案将脱稿的文稿一遍遍修改,一次次誊写,字生意,词生情,细节里边蕴藏些许生动,努力向古人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语境意蕴跋涉,并从中收获一次次惊喜,体味一遭遭莫名的冲动和快乐。

 

汉字书法艺术我涉猎极浅,但通过欣赏书法圈里朋友的作品,同样从篆、草、隶、楷作品的字里行间中,从汉字书写魔幻般变化的墨色深深浅浅的线条里,获得了视觉感观的冲击与快乐。身边的那位毛姓书法朋友,从先秦遗址天水牧马滩古墓挖出的竹质秦简中得到启示,手握竹简让思绪穿越往返时空,揣摩体味,通过多年临摹千年古墨拙体,与秦人沟通交流,终于修得正果,创出了颇具秦风遗韵特色,自成一种拙朴厚重风格的秦简体书法艺术,征服了国内外许多书法爱好者。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网络技术成果的普及,电脑网络打字用字根,手机短信用拼音,加之办公无纸化,它在方便加快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同时,也渐渐地让中国汉字的书写疏离了大众生活,人们对曾经熟悉的汉字一撇一捺,也可以说“线条”等笔画书写变得陌生起来,但这不是科技推广普及的过失与错误,汉字的传承不会因此而延宕,相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的陆续播出,必将唤醒激发国人对汉字书写的盎然兴趣,并将从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和悦愉。

 

上世纪末,我也“与日俱进”购买了一台电脑,在孩子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开机、关机,学会了滑动鼠标刷新,但我试途通过学习汉语拼音,通过“五笔”打字时,我遇到了障碍,两种打字法一时半会都难以掌握。感谢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我遇上汉王笔,它让我坐在电脑前,重新找回了以前一笔一画执笔书写的幸福感觉。如果说以前从笔尖下流淌出的是墨汁,是心内的一段段情感轨迹,那么如今从汉王笔端流淌的则是快乐和惬意……



作者简介:

张福平, 笔名:弓长,现居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飞天》、《中国铁路文学、文艺》、《工人日报》、《中国老年报》、《人民铁道报》、《甘肃日报》、《甘肃工人报》、《西凉文学》、《天水日报》、《天水文学》、《共产党员》、《兰州晚报》、《五月花》、辽宁《夕阳红》等路内、外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杂谈等。若干作品获省、部级文学评奖,并收入不同文集。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   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  擅长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   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文友交流群

 《教师文苑》征稿启事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启事 


   一个女教师的日常/ 作者: 老纳爱花

 【儿童文学-专栏】儿童诗五首/作者:李文

【教师文学-专栏】起航——致高考学子/ 作者:馨怡


【儿童文学-专栏】《古体诗词四首》/ 作者:张骥

【教师文学-专栏】微信改变生活   作者:彩霞满天

【教师文学-专栏】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作者:李平中

【儿童文学-专栏】 我家又有喜事/作者:刘德泓; 指导老师:郑向阳


  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女教授的一地鸡毛/ 作者:秋果

 再说“寒门白眼狼”:种种案例触目惊心!

 2018年高考新方案 , 这6点信息必须提前知道!

  重磅!!2018高考取消二三本,对谁影响最大!

 陕西米脂惊天“屠童案”,应该反思教育孩子如何避险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蓝天教师园地》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儿童文学专栏

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5.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本刊不接受微信投稿)

1) ltetwx@163.com (中小学生作品)

2) zhongshisheng2018@163.com(各体裁中文原创)

3) charlesy2008@163.com  (外文翻译类稿件)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蓝天教师园地”交流群:

    3. “蓝天英语同行园地”交流群:

    4.  “蓓蕾花园”交流群:

    

    5.朗诵专家团队:

《蓝天儿童文学》面向全国组建朗诵专家团队,欢迎各地朗诵和评书播讲爱好者朋友加入。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加微信时请注明“朗诵专家团队”。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码

你可以长摁下面二维码给作者打赏,

同时请注明您的姓名和作者姓名: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