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后会有期|《电视新闻制作工作坊》结课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从5月14日到6月25日,汇聚了首都21所高校31名同学,为期7周的《电视新闻制作工作坊》课程在今天落下帷幕!通过老师、同学、助教在这段时间内的共同努力,工作坊的实践成果——《青莓时间》第一期节目终于跟大家见面了,节目里有8个小组的新闻成片哦,来先睹为快吧!


大家一起观看《青莓时间》第一期节目,看着自己制作的新闻在65寸4K电视上播放,呈现在自己和小伙伴面前,不知道小青莓们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是第一次制作出新闻的骄傲还是最后成片仍有小问题的遗憾,抑或是回想起与组员们共同奋斗时光的感动?无论是什么,希望同学们都会把《青莓时间》当做你们宝贵的回忆,记得大家在一起的这些日子。

一张张照片翻过,一份份记忆又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初次相遇时的阴雨天,课堂上认真听课的模样还有打瞌睡的那个男同学,第一次进入苹果机房的激动……许是最后一次课了,同学们发言都格外踊跃,述说着与组员新闻制作过程的不易之处,与小伙伴、老师相处的愉快时光。同学们还纷纷写下他们参与本次课程的感悟:

       “理论+实践以及课堂的互动,这种活跃的课堂非常好。”

       “七周课程下来,我收获了非常多,不仅是电视新闻理论知识,也结识了认真负责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学、默默奉献的助教,感受了电视新闻的魅力和其中的辛苦。”

       “七周的工作坊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很大锻炼。对电视新闻有了了解,也算是圆了一些新闻梦想,其实挺幸福也很开心。”

        “第一次上课到今天,收获颇丰:每一次课上、课下的交流,深夜里的聊天记录,老师的负责。也许之后注定与新闻无缘,但我想在这之前,能靠得近一些。从这次的经历,更能明白和理解新闻和新闻人的艰辛。” 


        一路陪伴大家的黄俊香老师、张俊老师、赵楠老师、汤思民老师又像同学们第一次课程时,齐聚课堂。从陌生到熟悉,原来可以这样简单。四位老师领着同学们走上电视新闻制作的道路,看着同学们从不会到会,收获成长,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是“吾家有女/儿初长成”的欣慰,也留下了希望大家更上一层楼的期盼。

一直密切关注着《电视新闻制作工作坊》课程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副台长刘杰锋老师今天也“从线上走到线下”,来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亲切互动。他向同学们详细说明了《电视新闻制作工作坊》课程开设的背景,是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的国家级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示范中心、北京市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配合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传媒类实践教学平台的开放与共享项目,特别面向首都各高校学生免费开放的,用以提升首都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结课仪式上,刘杰锋副台长对过去7周同学们坚持走读、用心实践学习的态度表示赞赏,他说同学们制作的首期《青莓时间》节目让他感到眼前一亮!同时也对4位任课教师的团队教学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终于迎来最后一个也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环节——颁发结课证书。从老师们手中接过结课证书,同学们满足而骄傲的笑脸,小编大概可以记一辈子吧!恭喜大家,从《电视新闻制作工作坊》“毕业”啦!

     《电视新闻制作工作坊》课程的开设,是中传电视台实践共享课教学工作的一次新尝试。7周时间,来自首都21所高校的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交流,收获了新闻采编实践能力,更收获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小组成员间的友谊。老师们在结课仪式上也向同学们表示:课程虽已结束,但我们对新闻专业的学习与探讨今后依然可以继续。

       下课时间到了,话还未完,情亦未尽,我们后会有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