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节气丨秋分:桂子飘香,“秋色”满园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16个节气。“秋分”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秋季90天之中,秋分居中,平分秋季;二是这一天同“春分”一样,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次日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春秋繁露》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我国,南方自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而在北方,从今天起步入深秋。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宋代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土坯。虫类用细土封塞巢穴,准备冬眠。王安石诗“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秋天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江河湖海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开始处于干涸的状态。



秋分,是收获的时节,也是播种的时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前者说的是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后者则反映了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农民伯伯既要抢收秋收作物,以免农作物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破坏;也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做好准备。


秋分祭月的习俗如今已不多见,但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之所。现在“秋祭月”的仪式则交由“中秋节”代替。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但秋分之夜未必有满月、甚至无月。想来祭月无月定是大煞风景,故如今“祭月之礼”便由“秋分”调至“中秋”。


最好玩的民俗要属广东佛山“出秋色”。为庆祝丰收,“秋分”前后会开展“出秋色”的活动,而今演变成文化演出巡游。据考证,佛山秋色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鼎盛于清朝乾嘉时期,距今近600年。“出秋色”是民间赛会,有点像国外的嘉年华,车色、马色、飘色、水色、地色、灯色和景色等纷纷走上街头,内容是故事扮演、龙舞狮舞等,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另外灯色、台面、担头、头牌、罗伞等手工艺品也会参与评比。出秋色时,各单项的先后次序均有严格规定。基本上分为十九项:一起马(游行前导讯号),二以灯笼队开路,三是大灯笼(表示游行正式开始),四是唢呐队,五是飞报马,六是头牌(帅旗)幡旗,七是罗伞,八是舞龙,九是灯色,十是台面(放在台面上的各种艺术品的统称),十一是担头(担挑着各种艺术品游行的总称),十二是车心(有一定内容的扮演节目),十三是陆地行舟(即陆地上划龙船),十四是十番(即民乐队),十五是锣鼓柜,十六是表演节目,扮演戏曲或历史故事的场面,十七是大头佛,十八是踩高跷,十九是狮子队。


“秋分到,蛋儿俏”。小时候,我们在“春分”和“秋分”会玩一个有趣的游戏——“竖蛋(让鸡蛋立起)”。这一天,同学们会带一枚鸡蛋回学校,把它竖在桌子上。竖蛋真的太难了!生鸡蛋比熟鸡蛋更容易竖起来——煮熟的鸡蛋重心已确定,如果重心没有落在鸡蛋的支撑面,怎么竖也竖不起来。但我们一般都带熟鸡蛋,原因很简单啊——游戏结束后直接吃掉呗。

怎么做才能让蛋竖起来?答案是要“出猫(作弊)”:先在桌子上撒一些盐,然后把鸡蛋轻轻地放到盐粒堆上,很容易就能让蛋竖起来,当然,成功后,可别忘记轻轻吹去蛋周围多出的盐粒哦



(排版、校对:Mikun)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