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武树臣:“夷”与文身:“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屖与文身

在甲骨文当中有“屖”字,写作【字】。“屖”的本字应是“夷”。“屖,甲骨文作屖(类纂二五一四)从辛尸声,本义不明。……西周金文作屖(五祀卫鼎)……或说,屖为夷伤之夷的初文……曾乐律钟屖则,读夷则。《周礼•春官•大司乐》:奏夷则,《周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1】胡澱咸先生认为,“屖”字与“尸”、“夷”相通,其“本义盖是种植耕作”,是“夷的本字”,即指农具“銕”。【2

“屖”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尸”,代表东夷之“人”;二是“辛”,即文身的刀具。如此,则“屖”字的本义是“有文身标记的东夷人”。《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文身是东夷的古老习俗。“文”字的本义就是文身。甲骨文“文”字写作【字】。《说文解字》:“文,错画也,像交文”。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文即文身之文,象人正立形,胸前之丿XU即刻画之纹饰也。文训错画,引申之义也。”【3

在商代,文身之礼是构成殷礼重要组成部分。在甲骨文字中可以看到文身之礼的痕迹。 文身的刀具是“辛”。郭沫若先生以为 (辛)“字乃象形,由其形象以判之,当系古之剞【屈刂】。”《说文解字》:“剞【屈刂】,曲刀也。”《淮南子•叔真训》:“镂之以剞【屈刂】。”高诱注:“剞,巧工钩刀也。【屈刂】者,规度刺墨边笺也。所以刻镂之具。”“剞【屈刂】”即“剞劂。”《楚辞•哀时命》:“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王逸注:“剞劂,刻镂刀也。”郭沫若谓:“盖古人于异族俘虏或同族中之有罪而不至于死者,每黥其额而奴使之。……余谓此即黥刑之会意也。有罪之意无法表示,故借黥邢以表示之;黥刑亦无法表现于简单之字形中,故借施黥之刑具剞【屈刂】以表现之。”【4

(二)文身的工具——辛、校

“校”是文身的辅助用具。《说文解字》:“校,囚具也”。《易经》有“何校灭耳”,“履校灭趾”,“其人天且劓”,“噬肤灭鼻”诸种刑罚手段。“天”即黥额。施行这些刑罚自然离不开刑具。“校”即《易经》“困于株木”的“株木”。“校”的原形就是“井”、“爻”。 日本汉文字学者白川静认为:“井有二义:用于刑罚时作首枷之形,用于铸造时作模型的外框之形。……刑罚的刑和范型的型原本均作井、刑,都是作外框之用,为同一语源。”【5】将“井”释为“首枷”,颇具创意。“井”和“爻”是一个字,只是笔画的方向稍异。在古文字当中井、交、爻、文都是相通的字。【6】可以推测,“校”是木制的用来固定被刑人身体某部位的专用器械。

据周清泉研究,殷人文身是成童、成人礼的重要内容。【7】其大致情形是:殷人八岁行成童礼,即在儿童额上文出各种花文。甲骨文“童”字上有“辛”,即其证明。成童礼的文化功能是杜绝母与子、父与女之间的性行为。即儿大避母辈之女子,女大避父辈之男子。女子十四岁行成人礼,即“笄”礼。甲骨文“妾”上有“辛”,即其证明。除了梳新发型之外,还要文乳。甲骨文中有十七个类似“爽”形字形。“爽字形以两乳为主题,显示女性的纹身。”【8】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除改变发型之外,还要文胸。甲骨文、金文的“文”字中间也有十余种花纹,而且“文”字形本身就是一个文身的人形。文身之后的男女即为成人,开始享受结婚等成人的权利并履行成人的义务。如《周礼•媒氏》所谓“以仲春之月合男女,于时也,奔则不禁”。 文乳、文胸的文化功能是杜绝兄弟与姐妹之间的性行为。上述文身符号与宗教禁忌密切联系,因此能够有效规范人们的性行为。后世的“同姓不婚”即源于此。这些文身习俗当源于东夷。

(三)文身的执行者——御廌

文身的执行者是“廌”、“御廌。”郭沫若认为“御廌”是“执法小吏”。【9】甲骨文有“廌协王事”【10】“廌”的职能应当比较多,其中就包括教育。《孟子•滕文公上》:“校者教也。”执法小吏兼管教育是很自然的事情。甲骨文“教”字写作 【廌爻】。爻即井,囚具也。古“学”、“教”、“孝”诸字均带有“井”、“爻”形,都表示“校”。御廌兼有教育之职,身边自然离不开教具“爻”、“井”。而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成童成人的文身之礼。

文身与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建立了联系。《易•革》《象辞》:“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西周以后,有文身习俗的殷人集体地变成了奴隶。大人、君子以华贵的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地位,而小人则依旧保留文身符号。

殷人进入中原,建立新王朝,正式进入农业社会,从而逐渐淡化并最终放弃了文身习俗;殷商王朝与东夷多次争战,俘获夷人以为俘虏、奴隶。夷人的文身成为犯罪的符号;文乳、文胸由于被衣服所遮盖,不易辨认,这样,额上的文身图案便成为奴隶的专用符号。于是,文身终于演变成了黥刑。“周因于殷礼”,“刑名从商。”周人沿用了殷人的制度,黥刑就被延续下来了。后来,当人们面对黥刑的时候,那些在东夷人强健身躯上闪现的美丽动人的文身图案,早已荡然无存,只露出血淋淋的刀锯来。

注释

1】何琳仪著:《战国古文字典》(下)北京 中华书局1998年第1232页。

2】胡澱咸著:《释屖》《甲骨文金文释林》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124125页。

3】《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第909页。

4】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参见《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第1680页。

5】白川静:《字统》日本东京平凡社1994年 第226页。

6】周清泉:《文字考古》(一)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第663666669页。

7】周清泉:《文字考古》(一)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第559~717页。

8】(日)白川静:《金文通释》卷一上第6辑 日本神户白鹤美术馆1964年 第303页。

9】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年 第26页。

10】胡厚宣編:《戰後南北所見甲骨录》(中册)北京 來薰閣書店1951年石印本 第51页。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