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曲:本来是个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曲是是养蚕用的筐,叫蚕箔。因为蚕箔不直,是曲的,所以,:“不直曰曲。《诗》曰‘予发曲局’,又曰‘乱我心曲’。心曲,心之委曲也,又乐章为曲,谓音婉转而成章也。曲,乐曲,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在这段话里,引经据典,把曲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说的非常明白。曲,本义是蚕箔,引申为卷曲,心曲,乐曲的意思,后来还有是非曲直的意思。曲字在《新华字典》中还有一个义项是指:“偏僻的地方”;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还有“军事编制的较小单位。”

        王力先生说:“新义的产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孳生,第二是寄生。所谓孳生,就是由原来的意义生出一种相近的意义,古人把这种情况叫做引申;寄生,不是有原来的意义生出来,只是毫不相干的一种意义,偶然寄托在某个字的形体上,但是,等到寄生的时间长了,也就往往和那字不能再分离了。古人把这种情况叫假借。”

     根据王力先生的这个判断,很显然,曲——蚕箔——卷曲——心曲——乐曲是孳生意义,那么表示“偏僻的地方”,“军事编制的最小单位”这两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呢?

         表示“偏僻的地方”这个意义,来自于曲的形容词词义,曲曲弯弯,因为曲曲弯弯的道路跟街、通衢大道自然不同,常常用来修饰曲曲弯弯的巷子,比如九曲巷,陈师道《临江仙》:“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曲巷、斜街、小桥并列,可见巷之小。李白:“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曲巷与高门相对,曲巷里住的是“幽人”,高门中是“大士”,反应了城乡区别,繁华区与平民区的区别。曲巷就在不断的使用中被固定成为一个词语,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乡曲”的意义,成为了居住区域的行政划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因为是行政区划,所以,后来的徭役、战争中,讲士兵或者民工按照居民区编制,用于军队,便是部曲,就是军事编制最小的单位。“曲”的弯曲意义,就含有了“小”的意义,《礼记·曲礼》记载的就是一些细小的杂事。至此,曲的词义引申全部完成。

     作为筐的“曲”,在中国历史上做过巨大贡献,首先说一位跟它直接关系的名人,汉代名将周勃,此人是汉朝初年开国之臣,也是沛县人,当年汉高祖做沛公时,在沛县举事,周勃便跟着打天下。后来诸吕“秉汉权,欲危刘氏”,周勃为太尉,跟丞相陈平一起诛诸吕,汉文帝时,以周勃为右丞相,地位一时非常显赫。但是,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绛候周勃当年曾经“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尸,材官引强。”就是靠给人家编制蚕箔,在人家办丧时事吹箫奏挽歌为生,后来才成为能拉硬弓的勇士。

         靠给人家编制蚕箔便能够维持生存,可见当时江苏沛县一代对于蚕箔的需求量比较大,也可见养蚕缫丝业的发达。

     到了唐代,蚕桑则更加繁茂,陆龟蒙的诗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清晰地描述当时蚕桑繁茂的湖州。而根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记载,当年处理结茧的蚕要仿照嘉兴、湖州的做法才算好。因为屯溪、漳州的绢,河南、四川的绸都特别容易腐烂,但是嘉兴和湖州的丝做出来的衣服,就算在水中洗涤上百次,质地依然完好,就是因为嘉兴、湖州编制的山箔可以保证蚕丝的干燥,经久不坏。可见,作为蚕箔的“曲”,也经历了一个被人们不断改造的过程。

       只是,到了当代,作为筐的“曲”,已经完全被其它“孳生”意义所替代,其本义指存在于文献中了。这也说明这种器物正在逐渐被取代,因为物不存在,词汇便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