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高三的学习共同体课堂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张凡凡,上海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硕士。从教十余年。多年开设“希伯来文化”社团。曾为留学生开设汉语课程。

上午在高三(3)班,早读连两节语文课。今天学习杜甫的一首名作——《月夜》。 昨天经过郑艳红老师办公室,她给我看她正在写的学习共同体课例论文,鼓励我也这样去研究自己的课堂、撰写课例研究。这个暑假,我看了佐藤学先生作的《静悄悄的革命》,对学习共同体很感兴趣,觉得研究学生、学习和课堂,这个路子是对的。虽然没有什么理论的支撑,我决定尝试一下,改变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记笔记的上课方式,看看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有什么变化。

 

上课了,我布置了第一环节的学习任务:

1、  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第三、第四大组最后是同桌两人为一组。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词(如自由读、轮流读、齐读等),查字典正音、释义。

2、  自主思考: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用什么方法来抒情?

3、  小组交流阅读中的疑惑,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4、  每个小组都做好记录,时间为10分钟。


同学们马上分组投入了学习。这时我发现第三组最后排的候晟宁和他同桌没有交流。侯晟宁脸色凝重自己看书,和我的眼神接触了一下,又闪开了。我猜想是否他和同桌关系不佳,无法展开协同学习。我本想走过去询问,后来想想目前这种分组的模式也不能够改变什么,决定再观察一下,让他们俩自己调整。


在学生讨论时,我习惯站在讲台上环视教室,或在前排过道中走动,也会凑到某一组询问两句,看上去关注着学生的讨论过程,实际上并不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谈论这些问题。我关心的是怎么推进我的“教”,只要点两个学生说一说,为我的“教”服务就可以了。因为教和学之间的疏离和隔阂,学生的“学”沦为了教师“教”的工具。今天,我搬了凳子坐在最近的四个女生身边安静倾听,决心把她们四人说的话完完全全记下来。她们四个顿时没声音了。我说,你们当我隐身人,继续讨论好了。她们笑起来,又继续说了。接下来我竖起耳朵倾听。一开始,完全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声音太轻了。慢慢地,能断断续续听到一些。第一位女生说这首诗除了抒发思亲的情感,可能还会延伸出其他的情感,很多诗歌都是这样。其他三位表示赞同。听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学生还会这样去想这首诗啊,完全没有意料到。倾听真是太重要了。有一位女生又说了一些话,但我只听到“想象”这个词。心想,很棒,能说出这首诗最主要的写作手法。


第四位女生郑佳怡说之前我们学过《八声甘州》,这里面有一句“想佳人妆楼颙望”和这里的写法很像。嗯,能联系旧知,迁移运用,我在心里为她点赞。她接着提出首联的“只身独看“和最后一句“双照”值得研究一下,第一位女生说:我觉得是有对比的意思。其她人没有反对或补充。第二位女生离我最远,前面几分钟都没有发言,到后阶段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可惜我都没有听清。最后郑佳怡提出了一个问题:诗歌史上写思亲的诗歌那么多,这首诗有何独特之处。我心想,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这个学生真正在思考了。但是,她自己和组员都没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讨论交流的环节,可以适时引入这个问题。

10分钟过去了,学生仍然在热烈地讨论。过去,我也曾经把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但往往说了一会儿就安静下来没声音了。今天学生却非常投入,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因为过去是我给他们问题,他们是被动思考,没有真正和作品对话;今天他们是自己产生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主动和作品对话、和同伴对话,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课堂时间有限,我打断他们的讨论,宣布交流的要求。

1、  交流本组产生的疑惑。

2、  交流探讨疑惑的过程。

3、  交流本组取得的共识。


我问,哪一组先来。很快有一组举手。一男生提出疑问“这是不是一首闺怨诗”。他的依据是注释里面提到杜甫没有带上妻儿,“只身”投奔肃宗,造成夫妻分离,这首诗似乎是杜甫妻子发出的哀怨之声。另一个男生马上回答:这是动乱时期,杜甫出鄜州不久就被安史叛军押送到长安,说明外出很不安全,杜甫不可能携家带口去投奔肃宗。而且这首诗歌并没有哀怨的感情。


我让学生想一想闺怨诗的特点。有学生提到王昌龄的《闺怨》。我请大家一齐背一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学生意识到典型的闺怨诗是写闺中少妇因丈夫为功名富贵、朝政大事远离妻室,让闺中女子生出愁闷和怨恨之情。而《月夜》并没有这种感情,主要抒发思念之情。


这首诗“谁在思念谁?”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张思诚举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根据注释,当时杜甫身在长安,妻儿在鄜州。所以这首诗是杜甫抒发思亲之情,但从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采用从对面落笔的手法来写。


接着男生课代表曹明枫说,他们组感觉这首诗歌的情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念亲人,一个是对盛唐衰落的感慨。我把“思亲”、“盛唐衰落的感慨”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思考。曹明枫坐下以后,一个男生举手,他说我觉得这首诗歌没有对家国命运的感慨,从诗歌文字上根本看不出来这一点。女生吴珊举手,这是班里一个比较喜欢古典诗歌,爱好《诗经》和《楚辞》的女生。她说,我认为这首诗歌有对家国命运的感慨。杜甫素来是一个关心民生、心怀国家的大诗人。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在自己身处困顿的时候还为寒士呐喊。这首诗歌作者写于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时,自然也有对家国命运的感慨。


我肯定她联系写作背景和诗人性情来解读诗歌的做法。请大家结合注释再读诗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有没有疑惑,能不能串联整首诗歌的大意?


有人提出“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什么意思?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他认为这两句话就好比电影中的两幅画面组合。左边一幅画面是杜甫依着虚幌,右边的画面是他的妻子在月光下流泪。两个人分隔两地互相思念。


我请他关注诗句中的“何时”、“双照”两个词语。郑佳怡马上起来说“何时”是什么时候,表达一种团圆的期望。“双照”是说月光同时照着两人,照干他们脸上的泪痕,也意味着共同赏月的时间很长。同学们听了她的解读纷纷点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诗歌的大意就自然串联起来:

 

今夜鄜州的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母亲思念父亲的心酸?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

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

那时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这样,大家共同认为诗歌本身抒发的主要是思亲之情。我把黑板上“盛唐衰落的感慨”擦掉,提醒学生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去鉴赏诗歌。我也补充,这种思亲之情是产生在国家动乱、人民离乱的大背景之下,带有时代的印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也具有普遍永恒的价值。


最后, 围绕这首诗歌达成的共识有:

 1、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也写出了离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家庭团圆的期盼。

2、“独看”、“双照”,立足现在、追忆过去,寄希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3、整首诗采用从对面落笔的手法,想象妻子思念自己来抒发自己的思亲之情。以上都是这首思亲之诗的独特之处。


我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学生纷纷表示杜甫此诗构思新颖,感情深挚,笔法婉曲,感人至深,远远超过一般的思亲之作。

 


感悟和反思:


1、学习共同体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真正的学习在课堂上发生,将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精神联结起来。这堂课有两个地方让我体验到这种联结。一是女生课代表翟闻佳的一段发言。她说:我认为我们读一首诗,不能一上来就很理性地去分析,贴标签,而应该先感性地去读,去想象画面,去体验诗歌的情感。我一贯认为诗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裸读,可见,师生的想法是一致的,也是符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的。二是课堂上共同讨论的氛围激励学生由一个点生发出另外相关的内容,将课上和课下联结起来。课后吴珊问我为柳宗元的《江雪》压仄声韵,是不是一首古绝。在此之前,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对故事格律的基本理论也缺乏研究。她的问题促使我去查考资料,请教同仁、师长,对仄声韵理论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当我再次和她探讨时,我们都提高了古诗鉴赏的水平,体验到教学相长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激发、促成的。

 

2、这样上课,对教师把握文本的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这堂课个人感觉解读得还是比较零散,需要进一本提炼作品的核心价值。我深切地体会到学习共同体的课,老师的作用在于“倾听、串联、。要控制“讲”的欲望。老师讲多少、什么时候讲,都有讲究。


3、今天发言的还是平时几个敢说能说的同学,要让更多学生坦然无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更有安全感。交流还是个人发言为主。如何进行小组交流、如何在黑板上记录展示,还是个继续有待优化的问题。


4、要建立教学的常规,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如应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预习本,查阅、收集关于相关信息,如诗人生平、写作背景、诗歌特色等,用于课堂交流、为深入讨论做准备。要有科学的作业设计。学习诗歌应该准备诗歌鉴赏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以便随时查阅、释疑。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安静,声音控制在组内人可以听到即可,不影响他人。营造安静而不凝滞、热烈而不吵闹的课堂气氛等。


和传统课堂相比,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更有挑战、更有魅力,值得继续学习实践。


# 学习共同体联合会整理发布,转载请提前告知 #

slc.education


课堂观察 | 佐藤学 | 学校改革 | 倾听 | 他山之石 | 学生反馈 | 教师研修 | 陈静静 | 林文生 | 数学 | 黄建初 | 边缘性参与 | 世博家园实验小学 | 专家型教师 | 语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