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文化北路上带着新华字典卖咸鸭蛋的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岛上,有太多平凡人的故事不为人知,尽管有很多能打动人心,可也许不会有记者去采访报道。他们默默而来,最终悄悄而去,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有他们来过……

高鹏满座,就是致力做这件事情的独立媒体,用文字、图片去记录扬中普通人的点点滴滴,让更多人关注他们,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


——献给所有保持阅读的人们(图片在文后)


看到这个标题你是不是很疑惑?当网友“听音练耳”向我推荐时,我也一样很好奇。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有意思的扬中人。

 

1988年,在沙港水泥厂工作的奚师傅辞职回家自谋职业,先后做过柳器,养过猪。89年开始干起咸鸭蛋生意,他挑着担子在西来桥上门收鸭蛋,回来后自己加工制作再出售。那会他刚了女儿,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他一个人肩上。多少个风吹日晒,多少个严寒酷暑,奚师傅为了全家的吃饭问题,义无反顾地奔波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一次又一次敲打着人家的大门。他说一开始受过多少回冷眼,吃过多少次闭门羹,可想到家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只有咬紧牙关,厚着脸皮继续往前冲。

 

奚师傅是1980年西来桥幸福中学的高中毕业生,从10来岁开始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此时的他从出门挨家挨户收蛋,到回家加工,再到拖到街头零售,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他总能挤出时间,取出随身携带的书籍阅读。当看到不认识的字,特别懊恼,为此他去买了人生中第一本新华字典。他笑着对我说,自己就是这个倔强脾气,一定要把生字识懂,弄透其含义。

 

1997年,奚师傅带着他的咸鸭蛋和字典,正式搬至建宁农贸市场西门口附近的铁栏边上继续营生,这一来就是16年,直到2013年菜场拆迁。5800多个日日夜夜,奚师傅每天准时凌晨56点开工,晚上78点打烊回家。我问他有没有觉得枯燥、无聊过?他笑着说,这是养家糊口的活计,加上有书本陪伴,有周围的小商贩可以闲聊,倒真没产生过厌倦的念头,反而觉得每天都挺有趣的。

 

今年56岁的奚师傅,读了40多年的书,他说唯一的坏处,大概是把视力搞坏了,现在近视800多度呢。不过这一点关系没有,自己不后悔,现在依然保持爱阅读、随身携带字典的习惯,直到看不见的那一天为止。他介绍自己看过的书籍涉猎较广,什么古典名著、外国优秀长篇小说都看,最对自己胃口的还是中外战争人物传记类的。除了买书、租书,平时还喜欢买报刊文摘、扬子晚报、国防时报等报纸,一年下来在这上面得开销67千块钱。为此不知道被老婆骂了多少回,说是浪费钱,可自己还是一如既往地乐在其中。

 

这就是扬中一位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站在人群中,足以让你忽略掉他的存在。他还生活艰苦,没有两保,必须每天做着小生意挣钱生活,直至干不动为止。可那又如何?他有着多么可贵的情怀——爱阅读!书籍让没有出去旅游过的他心中拥有宽阔广大的天地;书籍让没有读过大学的他拥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修养;书籍让没有别墅轿车的他拥有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尊重每一位爱阅读的人,我觉得他们有着滚烫的赤子之心,是当下浮躁社会里的稀缺品,他们遵从内心情感,平和地待人接物。因此,我理所当然地尊重奚师傅!

 

后记:

1、采访过程中,奚师傅问:“你是电台还是报社的啊?”我说我都不是,我只是爱好记录咱扬中普通人的生活。他笑着说:“我说呢,我这样的小人物,有什么可值得采访报道的。”

2、采访结束后,他硬是装上8只咸鸭蛋塞进我电瓶车车篮内,我执拗不过,只好收下,但我强行微信扫码付了他10元钱。


1、自2013年菜场拆走后,奚师傅上午在博联摊位上卖蛋,下午3点准时到这里来卖。他说这里靠着学校,人流量大,更重要的是这里老顾客多。


2、这是传统的水泡咸鸭蛋。


3、这是经过加工改良过的五香咸鸭蛋,不咸不淡,蛋黄油多。


4、这本字典是10年前在状元斋书店买的,不用时都用塑料袋包裹着。尽管小心翼翼使用,奈何时间太久,还是破旧不堪了。


5、我俩闲聊不久,就来了一位姑娘买蛋。她嘱咐我只要不拍到她正脸就行,看上去我做到了。


6、用手掂一下,便能从轻重成色上分辨蛋的好坏。


7、奚师傅的座驾。


8、现在他也学会了用手机看书,说好处是省钱、方便携带。


9、对着从前守过的摊位旧址,奚师傅有着太多回忆。


10、抓拍一张正面照。


11、又来一位老顾客照顾生意。


12、奚师傅感叹道,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也开始卖咸鸭蛋,这对自己的生意冲击还是不小的。


13、我起身告辞,他又翻起来了那本破旧的新华字典。


附一篇我在2016728日写的日记,献给我的父亲,因为我知道他会在手机上看我发的每一篇微文……


小时候父亲有一书签,上写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虽不甚其解,却也对这一席话偏爱有加,时常借鉴自勉。

 

在我幼时印象中,父亲有一黄籐书架,上面摆满各种书籍,更有一本让我记忆犹新的的古书。它没了封皮,文字竖排,且皆为繁体字。那时大概1986年左右,后来几次翻建房屋,加上有了损伤,书架和书籍全丢失无留。彼时不觉得有什么留恋,此时想起来才顿感遗憾。

 

93年左右,父亲的包里总会放一本武侠小说,金庸的、卧龙生的都有,那是他从图书馆里借来的,我总会趁他得空之余偷来看。我加班加点阅读,待我全部读完再悄悄原样放回,他却一概不知。我看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只是总得不到新书。那会儿家中也没有闲钱买书给我,所以倒对小学时父亲送的一本《365夜故事》,以及爷爷送的一套《西游记》全套小人书印象极其深刻。每回父母带我去亲友家,第一件事我必在人家家里翻找书看,倒也不管是哪方面的,对不对自己的胃口,且有得读便是好的。

 

再后来自己有了点闲钱,就开始购书租书。有一段时间对倪匡的卫斯理系列感兴趣,我连找几间书店才算看齐全一整套。交笔友、赠书,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基本上千禧年之前,写书信还是最普遍的联络方式。我用墨水在稿纸上书写,有叙事,有作诗,更多还是强说愁的赋词。接着把这些文字装进信封塞入邮筒,便开始便期待远方的回复。一旦收到回信,就逐字逐句地细读,认真仔细揣摩每一段文字,竟也成为一种乐趣呢。时间久了,感觉友谊的小船驶得很顺利,就上新华书店买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一段文字,基本上除了祝福语之外,就是摘抄一段名人名言。跟着签署上自己的姓名,写上日期,把它邮递给外地的笔友。心中祈祷对方会喜欢自己用心挑选的书,更想像着笔友会回赠一本什么样的书给我呢?又会写上什么样的话语呢?那种情愫是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的。

 

我考虑过为何以前那么爱阅读,后来却远离了这个爱好的问题。原因可能在于网络和电视节目的发达,它们如潮水般一下子侵占了我们的空闲时间。以前没有QQ,没有微信,没有那么多的电视节目,就连电影院也不完善,所以娱乐消遣的方式只有看书、听广播等等。我的父亲近些年也没怎么看过书,倒不仅仅是因为岁数大了视力不佳的原故,他每天戴着眼镜,在手机上看几个APP新闻软件,还常讲些内容给我听。

 

所以大概现在的人们阅读方式变了,阅读的内容也变了。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较长的时间去读一本书,而是渴望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方式,获取最直接、最有效、最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如果每天不刷新看看《头条》等这样的新闻软件,就有种似乎与社会脱轨的感觉。

 

我所在的读书群里一直有一种争论——是用电子设备看书好,还是读纸质书好。在我看来,这种争论就和玩摄影的争辩胶片好还是数码强、音乐迷辩论黑胶唱片好还是数字音乐好一样。我认为,看纸质书就和玩胶片、听黑胶一样,是一种情怀,并不能说明它们就更胜一筹。真正喜欢这些的人,哪怕是拿着破损的书、盗版的唱片一样品得津津有味。设备媒介不是头等重要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正因如此,我早已不用胶片,不买唱片,也越来越减少购买纸质书的次数。

 

以前看到一句话,说只有书籍才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永远不会背弃你,它是你的老师,教会你道理。历经世事,渐入不惑,才越来越懂得,像书籍、音乐、电影这般大众的艺术形式,真的是人类灵魂最可靠的朋友。在它们中间,有你能所想像的一切人和事,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有天马行空的浮想联翩……这些都是现实生活所给予不了你的,也是不曾看过的人,始终无法体会到其精美绝伦之处的。

 

希望我们能够少玩手机,少碰电脑,用保持传统或接受新的阅读方式,重拾起阅读的好习惯,把空余时间多放在读书上,力戒浮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



欢迎读者转发此文、为我提供采访线索,不胜感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