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麋鹿康康奖||刘俊可:书法小王子喜获北大创新作文一等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优秀学子:刘俊可

书法拆开来讲就是书写章法,是领悟,更是传承。

  一谈到书法,就让我心生敬意,因为它教会我太多东西了。

初学书法是在我6时,那时,外公带我去了县城的一个书法练习班。他先叫我在窗外观看,然后再做选择。

由此,便开始了我的书法学习生涯。

一开始只是照着老师已经写好的字帖,一点点地临摹。然后,老师慢慢地让我从握笔姿势、一撇一捺、运笔和字形等方面不断纠正。因为喜欢,所以我也越练越来劲儿。没过多久老师就给我换了比之前的更难得字帖,我把它当作是新的挑战,我极力去尝试。

渐渐地,我发现我很享受练习书法的过程。每一次的练习,我都会全神贯注,用心去感受汉字带给我的那一份沉静。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一旦走进教室,整个身心就会马上安静下来,忘掉了周遭的喧闹,也不再感到炎热。书法,教会我安静、执着与坚持。

就这样,书法陪我走过5个春秋,我练习的字帖也从最开始的正楷换到了行草及隶篆。在这期间,我也会写一些小作品和考级,直到我考过了10级,外公便给我另外找了一位书法老师。

这位老师是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他的教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识。他说:

学书法就一定不是写字,你之前的学习只能叫写字,是为学书法打基本功。

此后,他教我如何去临帖,并让我每天坚持。他告诫我:

  书法临摹是提高对书法艺术认识、理解和感悟的重要手段唯有不断临帖,学会与古人对话,能学真功夫。

我选择了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字进行临摹。老师说米芾的字起笔收笔及字形变换无穷,需我好好领悟,我便选了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蜀素帖》。慢慢地,我就真切地感受到了汉字的字形之美。

下附几字:

  通过临帖,我这才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临摹,对被临摹的范本选择,对临摹过程的规范要求,都需要相当具体和严谨,务必要做到99的相似。只有通过这种真正意义的书法临摹,才能真正认识、体会、感受书法艺术的美感之所在,才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同一书法作品样式所带来的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差异从文化知识的角度分析,仅凭理性认识,就可获取而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理解,仅凭理性认识还不够,还得通过仔细观、分、揣摩,并经过临摹实践的体验,方能感受到古人书写特质,或在创作某一作品时的情感、韵致及其艺术内涵。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书法,这才是我要追求的东西。有了这样的领悟后,老师再教我技法时,我便更注意老师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种生动的表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师突然发话:“看一个人的书法功力如何,不是看他每天写多少字,而是看他对书法有多少理解。当前书法学习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法的认识理解不足;二是临帖不足。学习古人,共性的东西要强化,个性的东西要弱化。要把自己变小,把古人变大。书法艺术永远没有成功二字,只能是逗号,不能划句号。对艺术要存敬畏之心。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会限制自己的过程。没有限制不叫书法,叫写字。要通过读帖、临帖,学习科学得法的方法,可以练单字,一个一个地练,会了再换一个。每天学好五个字,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个字。向古人学习,要让古人改造你,不是你去改造古人……”

字字句句铭刻于心,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然后,老师见我有长进,又教我背临、意临和创临。我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始终不忘老师的教诲,这使我运用起来越加自如。

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你可以自由创作了。”积蓄在心底的期待终于在顷刻之间喷涌而出。但在兴奋之余,他对我说的一番话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创作讲究到位味道。简单来说把字与字之间的气息、偏正与穿插关系处理好后就成了行,把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承接与互补关系处理好后就成了段,把段与段之间的浓淡、留白与联系关系处理好后就成了篇。这就是章法。书法创作最大的麻烦是无法无天的行为。在许多作品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这类作品(看不出师承,叫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法创新,就是要取新意于法度之中,聚妙理于豪放之外。书法临摹与创作要善于自我判断,学会自己找毛病,这要贯穿于自己的一生。看不出是什么风格,是书法创作的大忌。一个对书法有领悟的人,应该具有通变的能力,处理好上字与下字、左字与右字的关系。在创作前应有所思考,写上一个字时,下一个字已经考虑好了。创作要以精取胜,不能以大取胜。字大毛病大,字小毛病小;幅大毛病大;幅小毛病小。一幅作品,看了字要知道像谁,如果看不出像谁,没有出处(即未从古人哪儿学东西),都是自己的东西,没有根基,是需摒弃的。

到现在,我练习书法快9了,也算是小有所成,但我愈学愈是感到自己的不足,有句古话说得好;“学然后知不足。”在这之后我将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心中不忘老师的告诫,在书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本文只是个人看法,如有疏漏,请指正。)

部分作品展示

浅谈写作

  谈到我的写作之路,最离不开的还是阅读的铺垫。

一个人的阅读之路是伴随他一生的。我的阅读从小就开始了,童稚时期,只是读一些简单的绘本和故事书。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范围也在慢慢地扩大,由寓言故事到中外名著,从散文小说到诗歌戏剧,无一不在丰富和提高我自己。

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写作起来就自然得心应手了。起初,我就只是把书中一些好的描写手法机械地用在写文章中,并不懂得变通和创新。到后来,接触了一些同龄人的文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于是,渐渐地把书本中的东西,加以修整,掺入一些自己个性化的方法,努力使自己之后写的文字,有了更多丰富的别道之处。

无意间,看到一个新名词:“下沉式阅读”,这让我很感兴趣。同以往读书方法不同的是,它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宁静。

在初中三年里,我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和积累,也总结了几点认为在写作道路上有用的经验:

1.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选用能有独到见解的材料。

2.借助自然之物,去抒发自己的情感。

3.始终热爱生活。别人会一晃而过的事物,你要学会留心发现。

4.保持一颗童心和怀揣一颗容易感动的心。

5.写作中遇到困难,不要忘了自己写作的初衷。

6.不焦虑,不刻意,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7.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需揭露人性,不一味地歌颂或批判,要能在老题材中写出新意。


   10.语言是反复锤炼出来的。

11.创新:把最合适的东西放在一起,把最有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

12.多叙述和描写,少抒情和议论。

13.具有高品质、高见识,才能写出好文章。

14.取法乎上,华而后实。

在北京大学颁奖典礼现场

与著名作家杨红樱合影

实外西区参赛选手合影

学校最高荣誉:麋鹿康康奖介绍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