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叶辛新作《古今海龙屯》杂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上周五,由中禧天泽(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电视连续剧《古今海龙屯》剧本创作研讨会在遵义召开,原作者叶辛借此机会参观了遵义古城影视文化项目,现场签名赠书,向前进集团旗下贵人堂养老产业负责人曹涌热情给我带回一本,其新作为长篇小说《古今海龙屯》,书腰注明为《十月》文学奖最佳长篇小说。我在兴奋之余,抓紧阅读;阅读之后感觉,“最佳”有水分,特色亮点有一些,媒体和相关社会文化机构对此作品的有关炒作,太看重了名人效应。


叶辛此作分现代、明代、当代三个主要篇章外加尾声四部分形成结构框架。从作品中人物经历的故事来观照,使用“现代”、“当代”恐怕概念有些含混。从文学史角度一般的划分来看,1949年以后是当代;从社会现状来看,“现代”、“当代”又可以是同义语。作者使用的“现代”、“当代”其实都表现的是一个时代,因此作品提纲挈领表达的概念应值得推敲。作者从知青生活起笔,引出平播故事,又从杨应龙临危托孤事由转回现实,作品架构有穿越闪回,构思是精巧的。捐资造桥寻亲是明线;以捐资造桥为由头,寻找明代青花瓷瓶下落是暗线;明暗交替,以所谓文化人阴暗心理、猥琐心计衬托山野女性的坦荡情怀,展现了人性的多重性,脉络是清晰的。


作者自称此作品酝酿、构思了三十年,看似作了长时间精心准备,但是给人感觉仅仅是构思完整而已,表达是粗糙的。我感觉小说味不浓,平铺讲故事,又像是写史话,人物形象不丰满,男女情事都是他笔下惯常写的那些事,让人感觉浮浅。


作品在文中两次出现县文化馆、群艺馆并列概念,这不是简单的笔误,这是作者致命的细节缺失。作品中主角黄山松是街道办文化中心教员,对文化机构名称原本应当熟悉。文化馆、群艺馆都是文化事业机构名称,两者职能基本相同,只是在作品表达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县级文化事业机构是不存在群艺馆的。正常情况,群艺馆(群众艺术馆)是指国家设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区)、地(州、盟)、市一级的文化事业机构,县级一般不设立此名称机构;换句话说,县级在那时只能叫文化馆,更不可能是文化馆和群艺馆两者并列;不管是作者叶辛也好,还是作品中的文化人黄山松也好,搞文化的不清楚文化机构概念是有些贻笑大方。


我感觉此作品是应景文学,羊肉粉、乌江豆腐鱼、鸡蛋糕、碗儿糕,都往里面扯,有些生硬牵强。羊肉粉来历的故事,明显感觉是主观臆想,并不入情入理。过分放大了“一心羊肉粉”的产业效应,反而失去了乡愁的韵味。


总之,我的感觉,这只是一部平平的小说,不值得过分吹捧。《十月》滥发“最佳”,降低了自身的可信度。

 

2017年3月12日



主办方:贵州遵义精英文化传播公司

客服电话:0851-28875552

投稿邮箱:358576298@qq.com

本文由遵义大视界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内容

分享不停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