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家庭教育的朋友》回顾(下)| 我们这样当这个朋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Cody | grit恒毅力的培养

 

在我们学生的学前测试的时候,我们会注意到一些IQ特别高的学生;但等成绩出来的时候,结果却跟我们的预期不大一样——聪明的学生反而不如我们的一些“坐得住”的学生。针对这个情况,我对智商差距不大的孩子们做了一个评测,评测表格如下:

 


我所采用的,是滨州的一个心理学教授做的一个grit(恒毅力)数值评估表,并把我们的托福成绩跟grit结果整理成了一份图表:

 


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来,grit是跟成绩直接相关的。至于托福分数段选取的依据,是不同分数段对申请学校效果的影响。这个小实验说明了,学习能力,是可以量化的;在我们对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评估中,学习能力并不等于智商,而是专注度、克服困难的能力、自我约束力,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grit。我们有什么办法将它融入家庭教育当中呢?陪伴+引导。那么,谁来陪?我们研究之后,觉得陪伴来自于三个人群:周围的同伴、老师、家庭。不同的陪伴,我们认为目的是不一样的:

 

同龄人的陪伴:就拿准备标化考试来说,这是一个压力很大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会通过沟通来转化这种焦虑。而根据调查,90%的人会选择跟他们的伙伴沟通以分担这种压力。根据这样的结果,在背单词这一块,我们采取了小伙伴互查的方式。来自同伴的沟通和竞争心态,使得他们背单词的效率直线上升。

 

老师的陪伴:小伙伴的陪伴固然会带来激励和竞争氛围,但是终究没有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需要老师来帮助,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我们提供了这些方法:1、有目的性的练习,以避免在重复性练习造成的效率低下;2、学习计划;3、长线单词背诵、晨读计划; 4、教材和学习难度分级、模考。方法与监督双管其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恒毅力。

 

家庭的陪伴:家长应该是孩子最初的陪伴者、引导者,这意味着家长要完成塑造孩子、放飞孩子的完整过程。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家长有“分离焦虑症”,这一点在留学家庭更明显——孩子会比别的家庭更早独立。这种焦虑体现为对孩子过分担忧,对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这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压力,导致学生的焦虑。这容易起到反效果,所谓陪伴,做家长应当率先构建令人心安的家庭环境和无障碍的沟通氛围。

 



伙伴的陪伴,来自于我们的环境;老师的陪伴,那是我们的本职工作;那么家庭的陪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我们2017要着手做的事:家长会。这个家长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而是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引导和理论支持。我们时常遇到来自家长的各类咨询,从考试到亲子沟通、教学安排等无所不包;网上的信息又纷乱不已,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家长会就是一个平台,提供有效咨询,分享相关经验——既包括资深留学专家、业界大咖的干货,也包括这条路上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Grit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方法,我们希望我们能一起用好这个方法。如果您迷茫,您来听我们说!

 

Coral | 匠人的领路人

 

下面这个例子,应该是对Cody所说的“陪伴”的最好的诠释。我们把这个学生称为C同学吧。这个同学是14年秋出国的。14年的寒假,离最终的截止时间只剩3个月,在这个时间内还要把托福和SAT过了,大家可以想想任务的艰巨程度。针对她的情况,我们做出了系统的规划:一个月内,把托福提高到80甚至90分;第二个月准备SAT;第三个月对托福和SAT查缺补漏。

 

任务到手之后,C同学自己就制定了苛刻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在得到我们的肯定之后,她开始了苦修。在她承受不住的时候,我们鼓励她去向同龄人进行横向比较。在询问了三个小伙伴之后,C同学确定了自己的定位,也选择了自己需要“攀比”的伙伴。她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了很多感想,在沟通中大家都发现了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最后一个月,我们让C同学在做题的过程中积累错题,再去总结和提高,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飞跃。这个过程困难重重,我提示她去回想一些克服困难的案例。类似的交流,频率大概三到五天一次,虽然不是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我们的确实现了陪伴。最后她的托福、SAT都顺利通过。现在她在美国,但我们还是保持联络。

 



以上案例,我们无非做到了这些引导:时间管理、目标导向、自我分析、自我调控等。当我们把这些带给她以后,事实证明,这些素质对她的帮助并不止限于标准化考试。之后她大学的教授专门写信表扬了她在治学、团队合作中的态度和能力。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是学校的匠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匠人,而孩子是自己生活的匠人。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为匠人引路。

谢谢大家。

 

李凤艳 | 家长与留学顾问怎样沟通更有效?


家庭教育与教育机构也紧密相关,那么我们就要说一下家长与留学顾问之间的有效沟通了。我们的沟通,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这里就是价值观的输出甚至颠覆。在我们的工作中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交给你们了!首先感谢这种信任,但我想说的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不可或缺,怎么能把孩子“交”给别人呢?我们不是保姆,而是把自己定位成“引路人”。我们提供的虽然笼统的说是咨询服务,但这在留学过程中是一个浩大工程,从前期的标准化考试到后期的签证等,会耗费相当多的精力。之前的各位老师们说了很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这些老师都在闷骚地做口碑,但是确实是希望提供给学生最好的服务。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家长和我们的顾问老师也需要更加有效的沟通,那么家长怎么做呢?首先,希望大家给我们的老师更多的信任,因为我们的目标一致;第二,家长与顾问老师应该是朋友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这会使得沟通更顺畅;第三,家长应该在挑选机构和顾问之前做相应的功课,以免耽误孩子的机会。我们在2017年将要做这件事情:留学后服务。我们希望将我们与留学家庭的沟通延续,我们希望家长和学生不要中断与我们的联系,因为我们手里掌握着留学、就业方面的第一手资讯。我们将在平台上嫁接第一手相关资讯。所以我们希望的沟通,不止有效果上的延展,更有时间上的延展。谢谢大家。

 

家长代表郭丹梅女士 | 生活有无限可能

 

大家好。我也当了18年妈妈,我给大家分享下“非暴力沟通”的家庭教育方式。“非暴力沟通”与别的沟通方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它把“需要”放在沟通的核心。我们知道,需要引导措施,但我们在教育当中时常将注意力集中到“措施”上,从而忽略了“需要”。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想要什么/我能给孩子什么”。但我们作为家长,是希望孩子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还是引导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生活有无限可能,我们替孩子选择,就扼杀了其他的可能性。在听了别的家长的故事,我发现我更倾向与思考“孩子需要什么”。非暴力沟通就是我们如何跟孩子沟通,就是我们不再苛求孩子走自己的路、引导孩子探索自己人生的沟通。说是非暴力沟通,但我们更倾向于称其为“爱的语言”。

 

从以上来自老师和家长代表的分享,不难看出,家庭教育的朋友,无论什么方法,无不突出了一点:陪伴是最有效的沟通。


情景错位



在之后的情景错位环节中CASC副院长李娜领导大家结合讲座内容、思考在日常情景中的一些“错位”情景——即家庭教育日常沟通中常犯的一些错误,回顾了CASC的经历和优秀学员,并提出2017年的课程计划。至此,“张哲的教育观——《家庭教育的朋友》”圆满结束。谢谢大家!在2017我们将做的更好!






 


关于我们
出出国是北京美华心成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旗下“美国留学领导品牌”,由张哲率领美国留学资深团队于2010年5月5日创立,为赴美学子提供“高端升学服务”,不仅为学生提供美国高端留学服务,更接轨美国训练营和实验室,为学生搭建留学成长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包括美国高端留学业务、CASC领导力训练营、CR批判性阅读成长课程、托福SAT一对一考培。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出出国留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