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被借去的那些字(下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佛字不是爲了音譯 बुद्ध (Buddha) 而造的。這個有相當多的歷史證據。

第一,बुद्ध (Buddha) 在早期漢語典籍是譯作「浮屠」「浮圖」的。魏晉以前,幽部讀單元音 /u/ 如「優婆塞」對 उपासक (upāsaka),魚部則對 /a/ 如「烏弋山離」對 Αλεξάνδρεια (Alexandria)。到了魏晉以後,幽部多數複化成雙元音 /əu/ 形成流攝,/u/ 換用遇攝字音譯,王力先生《漢語語音史》說得很具體。

第二,《漢語大字典》第 173 頁:

《說文》:“佛,見不審也。从人,弗聲。”《正字通》:“仿佛,亦作彷彿。”《說文》:“髴,若似也。从髟,弗聲。”按:佛、彿、髴原爲一字異體。

㈠fú ㊀《集韻》敷勿切,入物敷。術部。

〔仿佛〕《說文·人部》:“佛,見不審也。”《玉篇·人部》:“佛,仿佛也。”見“仿”。

㊁《集韻》符弗切,入物奉。

通“拂”。違背;悖逆。《集韻·勿韻》:“佛,戾也。或作拂。”《字彙·人部》:“佛,捩也,拂戾也。”《正字通·人部》:“佛,逆也。”《禮記·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陸德明釋文:“佛,本又作拂。”孔穎達疏:“佛者,佛戾也。”《法言·寡見》:“荒乎淫,佛乎正,沈而樂者,君子弗聽也。”《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夫談者有悖於目而佛於耳,謬於心而便於身者。”李善註:“字書曰:‘佛,違也。’”又扭轉。《禮記·曲禮上》:“獻鳥者佛其首,畜鳥者則勿佛也。”鄭玄註:“佛,戾也。”孔穎達疏:“王云:佛謂取其首戾轉之,恐其喙害人也。”

㈡bó《集韻》薄沒切,入沒並。術部。

通“艴(勃)”。興起貌。《集韻·沒韻》:“艴,《說文》引《論語》:‘色艴如也’。或作佛。”《荀子·非十二子》:“佛然平世之俗起焉。”楊倞註:“佛,讀爲勃。勃然,興起貌。”

㈢bì《集韻》薄宓切,入質並。術部。

❶〔佛仡〕勇壯。《集韻·質部》:“佛,佛仡,勇壯。”

❷通“弼”。輔弼。《字彙·人部》:“佛,與弼同。”《詩·周頌·敬之》:“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鄭玄箋:“佛,輔也。”

❸姓。《萬姓統譜·質韻》:“佛,魯佛盻之後,以名爲氏。”

㈣fó 《廣韻》符弗切,入物奉。

❶(梵文 Buddha)的簡稱,意爲“覺者”。。《字彙·人部》:“佛,西方聖人名。”晉袁宏《後漢紀·明帝紀下》:“浮圖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漢言覺,將悟羣生也。”《後漢書·西域傳》:“西方有神,名曰佛。”唐韓愈《論佛骨表》:“事佛求佛,乃更得禍。”

❷徒稱修行圓滿的人。如:立地成佛。

❸。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西漢末年傳入我國。《南史·江紑傳》:“好莊、老玄言,尤其佛義。”唐韓愈《論佛骨表》:“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❹佛像。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昭儀尼寺》:“寺有一佛二菩薩,塑工精絕,京師所無也。”唐杜甫《山寺》:“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苔莓。”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類·七丈佛》:“隋開皇中,并州釋子澄空鑄鐵佛高七十尺。”

這裏,四個反切,後世四個讀音則是經過重組。其實㈣和㈠㊁中古同音,今天很多方言如西南官話也是同音的,普通話不同音待考。

㈠㊀的仿佛(彷彿、髣髴)是很古老的義位,連綿詞,和㈢❶同類,是漢語內部的連綿詞。

㈠㊁、㈡、㈢❷則是借作其他義位,也是漢語內部的。

㈢❸姓氏用字如我們上篇所說,基本也是漢語內部的,何況這是春秋時期魯國就有的姓。

僅有㈣是專門爲了而使用,這也是至少東漢以後了,魏晉時期的人因爲語音變化改用,而不是浮圖。

總結,佛字至少春秋時候就出現了,用作 बुद्ध (Buddha) 的音譯並且單音節化成爲詞素也是較晚(魏晉以後),是另外的來源,譯經先是浮圖,再選了。

題外話,佛最初都不是什麼好字,徒選這個字,也是看得出摒棄了原義,就用字面形象和讀音。

這個字也是常常鬧笑話的。劉備的兒子,劉禪,許多人讀「劉嬋」,實際應該讀「劉善」。

《漢語大字典》第 2577 頁:

《說文》:“禪,祭天也。从示,單聲。”朱駿聲通訓定聲:“墠爲祭地,壇爲祭天,䄠从壇省,禪从墠省,皆秦以後字。許書收禪不收䄠,故云祭天耳。其實爲壇無不先墠者,祭天之義,禪自得兼。“

㈠shàn《廣韻》時戰切,去線禪。元部。

❶祭天。⒈祭天之名。《說文·示部》:“禪,祭天也。”⒉古代帝王祭山川土地之名。《廣雅·釋天》:“禪,祭也。”《玉篇·示部》:“禪,祭名。”《大戴禮記·保傅》:“是以封泰山而禪梁甫。”王聘珍解詁引盧辯曰:“封,謂負土石於泰山之陰,爲壇而祭天也。禪,謂除地於梁甫之陰,爲墠以祭地也。”南朝謝靈運《泰山吟》:“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❷帝王讓位給他姓。如:禪讓;受禪。《廣雅·釋詁四》:“禪,傳也。”《廣韻·線韻》:“禪,禪讓傳受。”《莊子·秋水》:“帝王殊禪,三代殊繼。”《論衡·正說》:“堯老求禪,四岳舉舜。”唐韓愈《論佛骨表》:“高祖始受隋禪。”也指傳位于繼承人。《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至孝惠時,唯獨長沙全,禪五世,以無嗣絕。”唐陳鴻《長恨歌傳》:“肅宗受禪靈武。”

❸替代。《正字通·示部》:“禪,代也。”《莊子·山木》:“仲尼曰:‘代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成玄英疏:“禪,代也。”清葉燮《原詩·內篇》:“乃知詩之爲道,未有一日不相續相禪而或息者也。”引申爲繼承。清全祖望《書宋史胡文定公傳後》:“四先生歿後,廣仲尚能禪其家學。”

㈡chán 《廣韻》市連切,平仙禪。

❶用語(梵文dhyāna的音譯)。靜思之意,是的一種修行方法。如:坐禪。《玉篇·示部》:“禪,靜也。”《頓悟入門道要門論》上:“問:云何爲禪,云何爲定?答:妄念不生爲禪,坐見本性爲定。”宋蘇軾《沐浴啓聖僧舍與趙德麟邂逅》:“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如禪息息勻。”

❷泛指與有關的事物。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林寺》:“中有禪房一所,內置祇洹精舍,形制雖小,巧構難比。”唐溫庭筠《贈越僧岳雲二首》之一:“禪庵過微雪,鄉寺隔寒煙。”《水滸全傳》第四回:“魯達便去下首,坐在禪椅上。”

㈢tán

古國名。《太平寰宇記·南蠻四·禪國》:“禪國,後漢時通焉……禪國西南近大秦。”註:“禪,音檀。”

怎麼樣,看完是不是有不認識「禪」的感覺?

禪的三個讀音分別是三個來源。㈠是古代祭名,封禪連用,劉禪的哥哥叫劉封,所以應該也是讀去聲的「善」。何況那時還在東漢到三國,禪宗尚未形成,又怎麼會讓劉備的兒子信禪宗?

㈡則是梵語 ध्यान (dhyāna) 的音譯。禪母上古作 /ʑ/,與梵語不符,我們認爲有兩種可能。

一是,後世把禪、船地位弄反了。船 /ȡ/ 禪 /ʑ/ 不符合濁聲母的一般規律,齒音字一般是濁塞擦音多而濁擦音少,牀母字多俟母字僅搭配之韻,從母字多邪母字少,等等。李榮、邵榮芬等先生已有論述。

二是,漢語並非直接走的梵語,而是走的巴利語,巴利語作 झान (jhāna),就對得上了。

總之這是一個引進的概念,後來也和「」簡稱「佛」一樣,「禪那」簡稱「禪」,也成爲單音節詞素進入漢語,具備能產性了。

㈢這個國名在西南亞,靠近大秦,是哪種語言的音譯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總之,禪字兼任了外來語音譯的職能,但本身在漢語也是常用字,不是專門爲了佛經音譯而造。

這個字也是重災區的一員。特別是《廣韻》以其作韻目代表字,因爲同音字幾乎沒常用字。但梵本身不讀凡的去聲,也有別的意思。

《漢語大字典》第 1296 頁:

《說文新附》:“梵,出自西域釋書。委巷意義。”鄭珍新附考:“漢《衛〔街〕彈碑》‘梵梵黍稷’,即《詩》‘芃芃黍苗’之異文,知漢人書‘芃’或別从‘林’。”

fàn《廣韻》扶泛切,去梵奉。又房戎切。侵部。

➊同“芃”。草盛貌。清紐樹玉《說文新附考·林部》:“梵,即芃之俗體。”《街彈碑》:“梵梵黍稷。”按:《詩·曹風·下泉》作“芃芃黍苗”。

➋梵語作爲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如:梵文;梵語。南朝梁沈約《均聖論》:“雖葉書橫字,華梵不同。”又佛經原用梵語寫成,故凡與佛家有關的事物,皆稱梵。如:梵鐘;梵音。唐李白《春日歸山寄孟浩然》:“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宋歐陽修《宿廣化寺》:“樵歌雜梵響,共向松林歸。”清張進《由空谷至中峯》:“倚笻憩梵宇,鐘鳴自掩扉。”

❸梵文 brahman 或 brāhma 的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磨”的略音,意爲清淨,寂靜。《古今韻會舉要·陷韻》:“梵,西域種號,出浮圖書,此云清淨,正言寂靜。”《維摩經·方便品》:“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註:“梵行,清淨無欲行也。”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序》:“外服儒風,內宗梵行者有日矣。”

按,《大字典》應有遺漏。既然說明是芃的異體,那麼應該還有 péng 一音;房戎切則讀 féng。全塞在 fàn 下會給人誤會。

我們梳理一下:

péng 芃的異體,草茂盛的樣子。

féng 這條,《漢語大字典》疏漏了。《康熙字典》有收錄,《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並音馮。木得風貌。《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也就是說,還可以讀 fú。王育弘博士論文《漢語高棉語同源字研究》認爲梵、檒、風、扶搖、飆等同源,也有高棉語對應的詞,並解釋了馮、浮兩讀的緣由。

fàn 梵語 ब्रह्मन् (bráhman) 的音譯,清淨、寂靜。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便有梵天,其餘兩位是溼婆天、毗溼奴天。

,原始並不使用梵語,而是摩揭陀語(或與後世巴利語有關)。佛經是在涅磐後數百年,僧團重新聚會編撰,那時候就有巴利語、梵語等數種了。

爲什麼不喜歡梵語呢?梵、婆羅門其實是同一個詞,當時印度支配一切的是婆羅門教,、耆那教多數是不贊同婆羅門教的原始黑暗吠陀思想的。自然要在言語上摒棄梵語。也有說法本身不會梵語,權當野史看看吧。

總之,梵字出現在傳入中國以前,也本義和梵語原文的清淨、寂靜義無關。梵大概是 ब्रह्मन् (bráhman) 讀音接近凡的去聲,就用了凡作聲符,同時清淨、寂靜義用了林作形符,大概是習慣在林中禪修吧,本人就是在菩提樹下涅磐。


可以看出,有些漢字如佛、禪比較幸運,借義和本義並行。其他的迦、佉、伽、梵就沒這麼幸運,有借無還,本義和本音都丟失在歷史的長河裏了。後人不解其中淵源,以爲這些是專用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