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文化视线】关于字典的芬芳岁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每一部字典都是有时代印痕的,比如我借助网络查找了1948年出版的《国音字典》对“刀”字的注释:1.供切割斩削之利器。2.古钱币,作刀形故称。3.小船。“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见《诗经》。而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的注释则不同了:1.用来切、割、斩、削的工具:一把菜刀、刀刃、单刀、镟刀。2.纸张的单位(数目不定)。还有一个数据足以傲人地说明那时辞书的编修质量:,只找到一个错。现在的专家乃至读者,该作何感想?


1985年,我在转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由于课文词汇量激增,于是买了《现代汉语大词典》,暂时满足自己那颗对于知识如饥似渴的猎奇心。高二时,父亲极力推荐我使用《康熙字典》,买回后,我如获至宝。


《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而得名,全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共分为地支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一部集成应用与汉子研究的重要典籍。


众所周知,我们在看古籍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生僻字,这对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了极大不便,而这时即使有一部《康熙字典》放在面前,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康熙字典》很不同于《新华字典》。所以怎样用《康熙字典》查字尤为关键。康熙字典的部首,按笔画多少的顺序排列在以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其歌诀为:“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这部字典的优点大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收字多,超越以往所有字典,二是它差不多将每字不同义项都列举出来,而且每一义项多引用初见于某古籍的例句,这些显著特色,无疑对读者助益颇大,我亦受益良多。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源于父亲推荐的这部字典,让我应对晦涩的古诗文就显得相对轻松多了。既培养了学习兴趣,也养就了几分古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字典,确实称得上一笔宝贵的个人知识私产。


长大步入单位后,因为从事文秘工作,我曾一度想找到一条写作的快捷法门。除了虚心向前辈学业务,余下的时间就是读字典,把厚厚的缩影本《辞源》《辞海》当成小说几乎通读了一遍,对一些一时不好理解的词汇,则做了抄录甚至批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我影响尤深,为了一个字,常常追根溯源,翻烂册页。这种愚笨的方法尽管是“无偿劳作,虽成无荣”,但确实在短时间内,令我茅塞顿开,不仅启智益识,更重要的是语汇丰富,驾驭文字的能力增强了。举笔为文,不再苦不堪言。


书香伴我人生路。现在我的书房和办公室都陈列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但却鲜有时间去查阅,更愿意通过电子字典去查阅。但我还是一直很怀恋翻阅字典的感觉,用手触摸纸张时,让人感到踏实而厚重,似乎与文字在面对面地交谈……白纸黑字,油墨芬芳,字典里的汉字更加风姿妖娆、挺拔秀美。可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遇到生字一扫而过,人变得越来越懒惰,书写少了,查阅字典的人少了,字典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躺在书架上显得那样孤单和寂寞……


今天的光芒就是未来的寂静。在我看来,所有的辞书连同字典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不论它投水而殪于历史长河之中,还是紧随于时代车辙的印痕,都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时间之外的一切,也许只是多余的忧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