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诗书传家德为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刊记者 王碧清


提起传家宝,不仅有流传的物件,还有浸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家风家训,无论是世家还是普通人家,流传下来的家文化更是传家珍宝,令子女后辈受益无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安乐,大国才能兴盛发达。而各民族之间也有不同的礼仪习俗,这些五彩斑斓的传家智慧,共同凝聚成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富矿。

 

数九寒天之日,天空透着凛冽的蓝。、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遴选发起人、《民族文学》杂志社原副主编赵晏彪。作为满族正黄旗的后代,多年来,他始终谨记家族的教诲,不仅在文学创作中佳作颇丰,亦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竭诚尽智。

 

立人立行 以德为先

 

满族人讲礼儿,凡是见到长辈或陌生人,开口必称“您”,而谈及他人时,也很少说“他如何如何”,而是称呼“怹如何”,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也常见到此类用法。赵晏彪解释道:“心上有你,表示尊重,只有发自内心尊重他人,才会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人。”

 

赵晏彪自出生始便由祖父祖母教养成人。家族几经迁徙,定居在北京东城区一个大四合院里。在大院里生活的孩子们几乎人人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生活上的困窘并不影响赵家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晨起一杯清茶,滋润而清爽;吃饭时莫贪多、有节制,不可以剩饭;有了好东西要和周围人分享;热情打招呼、不问大人间的事……礼节、规矩在儿时赵晏彪的记忆中,一项都不能少。

 

赵晏彪属鸡,小的时候,他记得祖父在四合院养过美人蕉和红石榴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祖父还精心豢养了柴鸡、火鸡等。逢年过节,祖父祖母会将鸡肉或者鱼肉分一些给邻里。一些家中穷困的老街坊甚是盼着过年,这样就可以有肉吃,有鸡汤喝了,一位大爷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感叹到,“那会儿吃到赵爷送的肉,可真香啊”。

 

儿时的赵晏彪在家里养了火鸡之初,却大为苦恼,因每次清晨,睡梦都会被鸡鸣吵醒。他有些不高兴,一次早上按捺不住,浑身一激灵,起身就要去“教训”那些恼人的火鸡,一出门恰好撞见了祖父。祖父得知了原委,将他拉进屋内,循循善诱道:“鸡虽然是动物也有灵性,你对它好,它也会跟你亲。鸡是人类的朋友,每天按时叫醒咱们,鸡蛋、鸡肉可以吃,身上的羽毛可以做鸡毛掸子,我们应该感激它呀。”听了祖父的话,他若有所思,决定友好地对待无私奉献的火鸡,相处下来,还发现了不少乐趣:“火鸡的情商很高,越对它们好,它们就越和你亲近,到后来祖父都舍不得杀它们。”天有不测风云,随后家中发生变故,火鸡都遭了秧,赵晏彪家里再没有养过火鸡,然而,珍惜他人的付出,懂得感恩的道理深深根植于他的脑海中。

 

待赵晏彪24周岁时,祖父送了他一份礼物——一只景泰蓝的小公鸡。而祖父的一席话,令他终身难忘——“咱们古人非常重视鸡,称它是五德之禽。哪五德呢?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民间将鸡视为吉祥物,鸡与吉是谐音,送鸡就是送吉祥。五德都具备很难,你能够做到两德,爷爷就满意了。”赵晏彪曾作诗《梦回老宅》:“腊梅岁岁淡淡香,梦回老宅浮慈祥。祖父一生唯勤劳,如蜂采蜜是榜样。种花种木种善德,救急救穷救街坊。育儿教孙诚为本,窗外鸦声断吾肠。”感怀之情尽在其中。恰逢2017年是鸡年,赵晏彪还写下了散文《五德之禽》,是以为念。

 

“我的祖母也时常和我们说,‘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一直受穷,只要你积德行善,总会有翻身的一天;人也不可能永远富贵荣华,若不积德行善,总有一天也会挨穷。’‘生活可以贫穷,但是人活着既要懂礼儿,也要懂面儿。’”尽管六七十年代,家中不似祖上那般辉煌,但赵家依然保有着望族的礼教,德字为先,这些家族风范都令步入社会的赵晏彪受益匪浅。

 

▲ 赵晏彪与《民族文学》蒙藏维哈朝回汉等民族的编辑们合影


忠厚传家 仁孝为要

 

满族人讲究礼貌,讲究“面儿”,“穿衣服一定要体体面面,大人不可以过于招摇,要干净朴素,孩子们则要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出门”,而这个民族也讲究反哺与孝道。

 

赵晏彪解释道:“有好吃的,我们家里头的老人都会让着孩子们先吃,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这当中还有一个反哺的道理。”满族人喜欢乌鸦,将乌鸦视为“神鸟”,“因为乌鸦是一种反哺的、孝顺的鸟类。你看在索伦杆上,满族人会放一些食物给它们吃。这是满族的特色,当中蕴含着孝道,而这个孝道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是一样的。”

 

“再比如,满族是渔猎民族,在渔猎时的铁律‘不猎杀幼崽和孕兽、打渔不用密网、伐木不伐幼苗’,这些仁爱都在其中,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偏远的小民族能两次入主中原,乃至出现长达160余年的康乾盛世。”

 

这些孝道与礼仪也渗透在生活的点滴,赵晏彪还记得,当时祖母的继母对祖母并不关心,甚至还阻碍祖母学习诗文,但成家之后的祖母依然会定期去看望继母,嘘寒问暖,无论平日还是逢年过节,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孝道。

 

前不久,刚过了腊八,年关将近。而赵家的腊八粥,今年是由赵晏彪的夫人来煮,煮好后分送到长辈那里。赵晏彪父母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同样的事情,直至今年才把班交到儿媳妇手里。每次煮粥,各类豆子都要亲自去买,用心熬煮,尽管是一份简单的粥,但却是家族孝道的温暖延续。快过年了,按照满族的传统,还需要准备豆酱和“什香菜”。满族的豆酱与“肉皮酱”有所不同,是以青豆、带皮瘦肉、花生米、豆腐干、胡萝卜、撇拉(俗称大头菜)为原料,好吃而营养丰富。赵晏彪认为,“这些食物从祖父母那里传给我的父母,现在又到我这一代,我们现在生活都已非常丰裕,谁也不缺吃的,这不是简单的一蔬一饭,而是对家中老人的敬重与怀念,是需要流传下来的传统,这是每一个家族独特的文化与历史,需要家庭中的每一分子去传承、去续写。而每一个家庭又会组成一个长长的链条,环环相扣,我们的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我们的民族自信也是浸润在这些朴素而厚重的家风传承之中。”

 

▲ 民族电影《摩梭姐妹》正式启动


入世耕耘 以勤为桨

 

赵晏彪的祖上曾在清朝官至二品大员,曾祖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大观园戏院(如今的大观楼电影院,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是在这里放映的),这种开创与创新性的基因,遗传给了赵晏彪。尽管家族后遇到不可抗力,一度呈衰颓之势,但勤学、肯吃苦的老一辈人给赵晏彪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不需要光宗耀祖,但一定不能给家族抹黑”“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这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每每在关键的时刻鼓舞着他前行。

 

在赵晏彪的记忆里,无论是祖父、父亲还是家中的其他亲人,读书学习是常态,而且在比学赶帮的压力和氛围下,尽管不作声,大家都会挤时间学习。

 

“小时候,父亲住在我们隔壁,有时候起夜,发现他还在看书。他白天工作忙,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自学各种知识。也正是他的才学,他在工厂里能够胜任厂长,工资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我的叔叔和姑姑也都顺利考入重点大学。前几年,还有许多学校请他为大学生讲物理课。他讲课的内容有实践的故事,大家爱听。”往事氤氲,记忆中父亲苦读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

 

赵晏彪高中毕业之后去郊区插队,临行前,父亲送给他两本书: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诗词引用解析》。每天劳动之余,他都会找机会读一读,记一记,这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也谨记祖母所说的,“名和利啊,都如同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就可以飘走,唯有身体健康才是真经。”插队期间,每天6点开工,而赵晏彪和同屋的体校同学范文中5点钟准时起床,风雨无阻去跑步。直到现在,他还坚持5点钟起床运动、写作。

 

20世纪80年代,文学之风吹动九州,赵晏彪立志要做一名作家,白天,他在当时的中国化学工业部下属的某研究院工作,夜晚则通宵阅读写作。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已经住了楼房的他在楼道里安装了200瓦的灯泡埋头苦读。每到夏天,小腿两侧总环绕着蚊香的“悠悠之气”;时至冬日,数九寒天,他裹紧衣服,笔耕不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创作了散文《父亲的毒酒》《玉兰花瓣》等诸多名篇,集成散文集《真水无香》《真水亦香》,温润优美而见解独到的文笔广受好评。而对每一项工作、每一次创作,赵晏彪对自己的要求都是,要做就要做到极致。如今,他的儿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读书研究,有始有终、尽心做事是原则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团结相亲 广开格局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下,赵晏彪渐渐在文坛名声鹊起。2007年,赵晏彪以“特殊人才”引进中国作协,安排在《民族文学》杂志社,后任副主编。

 

正如当初与大杂院中的街坊邻居和谐相处,有好东西也与他人分享,在与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过程中,不求回报、鼎力相助是赵晏彪一以贯之的待人准则。

 

通过与《中国民族报》合作,赵晏彪为许多青年少数民族作家提供写作的平台和窗口。他积极联络《人民日版(海外版)》负责人,合作策划了《说自己的民族》栏目,55个民族逐一亮相,成为报纸的一大亮点。遇到人数少的民族,比如门巴族、独龙族等,赵晏彪积极约稿,热心出力。“对于我们来说是联系、策划的工作,而对于相对小众的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平台与机会。”

 

2013年,赵晏彪作为“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遴选”发起人,创新提出成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这项工程致力于为每个少数民族拍一部电影,尤其是为没有影像记录的民族拍电影。

 

2017年,少数民族电影首次走进金鸡百花节。乘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东风,赵晏彪策划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剧本遴选以17部没有影像民族的剧本为主”的剧本征集活动。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剧本遴选收获颇丰,共收到剧本130部,17个没有影像的民族中有8个民族首次投送了剧本。此外,十部优秀的电影,在金鸡百花节上放映,同时举办少数民族电影周活动。“这个活动结束了少数民族电影从来没有集体走进过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历史,十部少数民族电影的导演、部分演员都是第一次走在红地毯上。”赵晏彪说。

 

2018年1月20日,“少数民族作家书架、中外作家交流营启动仪式暨多民族文学外语传播座谈会”在赵晏彪等的积极策划和努力下成功举办,各民族文学的百花园初绽光彩。

 

▲ 《民族文学》务川创作基地成立


此外,创新举办《民族文学》蒙藏维哈朝五个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异地办班、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朝鲜族走进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族来到了四川;策划的“汉藏、汉朝、汉维、汉哈、汉蒙”双语翻译经典读本,获得了“2017年中华文学原创精品工程奖”,入围了“第四届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奖”;举办中外翻译家研讨会……为了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赵晏彪满负荷运转而乐此不疲。他每周会议、活动不断,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创作从未停止,长篇小说《中国创造》、各类散文等产出丰厚。他笑着说:“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在喝咖啡的时候,我在创作。高铁、飞机,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创作。”

 

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的赵晏彪说,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点,满族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民族,他以“包容之旗”统一大中国,划定了现在中国的版图。作为满族人,无论是家族当中的礼让谦和、自立自强,还是促进繁荣多民族文学事业,都离不开“包容”二字。

 

“包容是一种境界,亦是一种美德。以包容天下为胸怀,让‘包容之旗’永远飘扬,团结各民族共建国家,也是当今时代的取胜之路。包容不是软弱,这当中既有胸怀和风范,更有智慧与创新。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每一个家族优秀传家的文化密码和基因是构成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每一个家庭的优秀家风都是传家之宝、兴国之道,值得一代又一代人铭记与传承。”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