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手记丨一名党报记者传递正能量的实践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党报记者,除了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还能为社会做什么?


作者|邹海斌

本文首发记者站网


这是我从业十余年来常常思考的问题。从2003年至今,我一直在江西日报社宜春分社工作,也算是有点资深的省级党报驻地记者了。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逐渐找到了一名党报记者的价值。


这些是我笔下的励志人物:“夺刀少年”柳艳兵、“最美孝心女孩”王金红、“妈妈背上艰辛求学女孩”冯欢……一次次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感动了无数读者。


这些是我发起的公益行动:“救助彭健”、拯救“紫癜女孩”、关注“流浪孩子们的漫漫回家路”……一本本《新华字典》、一双双温暖的手套、一双双“爱心雨靴”,凝聚了无数人的爱心。

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发动更多的人参与献爱心,放大正能量。我想,这就是一名党报记者的社会担当。


发掘报道正能量,让新闻作品散发出感染力


这几年,我在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传递正能量的稿件充满生命力,散发出感染力,读者更爱看,更爱传递。


2013年3月,宜春东风路,有一个陪盲父拉二胡卖艺的女孩在路灯下看书写作业。我意识到,很多孩子家庭条件好,却不愿学习,被父母整天撵着读书写作业,而这个路灯下读书学习的小女孩,传递的正是社会所缺少的励志正能量。


我独家采访了“史上最励志女孩”谭红清的励志故事,并连夜将稿件和图片发回报社。稿件次日在《江西日报》刊发后,。之后,包括央视、中新社、宜春日报等多家媒体跟进,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励志”正能量。


这次发掘“励志女孩”的采访,不仅传递了正能量,还帮“励志女孩”一家人摆脱了生活困境,命运从此改变。我的稿件见报当天,一位企业家上门送去2000元爱心款,并承诺资助“励志女孩”直至大学毕业。经过媒体的报道,“励志女孩”还在宜春城区申请了一套廉租房。去年暑假,我还推荐“励志女孩”谭红清为“美德少年”,赴北京参加暑期夏令营。


“励志女孩”的父亲谭枚生多年街头卖艺,时常抱怨社会的冷漠与无情,对媒体尤其是党报有偏见。但他没有想到,《江西日报》记者会来到他身边,关注他的冷暖和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料到社会给他们家这么多的温暖。2013年4月26日,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谭枚生毅然拿出街头卖艺挣来的1000元,捐给地震灾区,回报社会的关爱。


这几年,我在宜春发掘和报道了一些典型人物、感人事件,例如“夺刀少年”柳艳兵,火海勇救6名儿童的“英雄翁婿”谭良才、王茂华(后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有“最壮美的生命托举”皮祖强(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也有高墙内播洒大爱的高安市看守所所长曾凯(后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奖),还有一心为公的村支书汤怡妹(后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舒惠东、“手电女孩”廖味娟,以及见义勇为英雄李超、广州街头反扒的“英雄叔侄”叶勇华、叶志清、慈化镇金桔小学“最有担当的‘80’后”朱文君、曾祥志等好人好事,传递了正能量。


我笔下的新闻人物,经宜春市文明办推荐,有近2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人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3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


我不断地勉励自己,一定要让自己的每一篇作品充满正能量,散发出感染力,曾获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2次、江西新闻奖6次、江西报刊新闻奖7次,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等新闻奖7次。


多做一点好事,多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党报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时代的要求。如果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该再迈前一步,做一名正能量的践行者。这些年,我立足本职,尝试着做一名正能量的传递者、践行者,尽已所能多为社会做好事,多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2012年6月,我在宜春市袁州区飞剑潭乡、万载县仙源乡等贫困山区采访中发现,90%的山区小学生没有《新华字典》,特别是看到孩子们捧着5元钱一本、破烂不堪的盗版字典,却如饥似渴地查阅生字词时,心中涌出一股酸楚。在大山深处,一本十几块钱的《新华字典》竟成了许多孩子的梦想!


字典是最好的老师,就像砍柴用的刀,吃饭用的筷子,小学生没有一本正版字典,就会少一个良师益友。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激励自己应有所作为,尽最大努力为山区贫困孩子圆字典梦。


从2012年6月份起,我利用自己的实名认证微博发起了“海斌公益•爱心字典”公益活动,从一本两本字典募起,锲而不舍,不断推进,凝聚起全国网友的正能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4个月,我募集了价值近7万元、共计5700余本《新华字典》。从2012年9月开学起至2013年1月放寒假前,我先后分5批次向万载县仙源乡、白水乡,铜鼓县棋坪、高桥、带溪,宜丰县天宝、双峰,奉新县会埠、石溪、百丈风景区和袁州区飞剑潭、渥江等5个县的46所山区小学,捐赠了5700多本《新华字典》,帮助5700多名农村娃圆了字典梦。


继发起“爱心字典”后,我又发起的“爱心手套”、“爱心雨靴”等系列公益活动,也吸引了全国网友以及浙江、广西、江西等地的爱心企业赞助支持。这个“发酵”的过程,扩散的是社会爱心,传递的是正能量。


社会不缺正能量,缺少发掘和传递


“人心不古,道德滑坡,世风日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那样的不满与牢骚话,大家都习惯于做抨击者、发牢骚者,却不愿付诸行动,做正能量的传递者、实践者。


在传递正能量的新闻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当今社会不缺好人,不缺正能量,而是缺少发现、发掘和传递,缺少值得信任的正能量表达平台。一个可信任的表达平台,常常能激发出无穷的正能量,吸引更多人参与传递正能量!


宜春市袁州区下浦街道厚田社区曾玲华的儿子彭健出生刚8个月时,父亲就因犯罪被判死缓,从此由她独自抚养长大。2013年1月,快满18岁的彭健患重病,治疗花费7万多元,一贫如洗。曾玲华向多家媒体求助,却一次次遇冷,无人关注和帮助,走投无路。


我收到曾玲华的微博求助信后,在先后数次通电话和两次赴病房探望后,决定帮她们一把,用个人微博的影响力唤起网友的关注和爱心。为回报好心人的帮助,曾玲华突破农村世俗观念,义无反顾地签下了无偿捐献遗体志愿书,成为宜春农村妇女志愿捐献遗体第一人。这位伟大母亲的救子壮举和感恩行动,经多家媒体报道后,迅速凝聚起爱的力量!


5月16日是彭健18岁生日,我利用已经集聚起的正能量,策划了为彭健过一个特殊的生日,帮他实现几个生日小愿望,进一步扩散正能量。“护肤品由我来送!”“这束康乃馨就留给我吧!”“生日蛋糕,由我来送!”网友们抢着要去给彭健过生日。微博里,各种祝福留言,爱如潮涌,都向这个18岁男孩致以生命的敬礼。


在我的发动下,“救助彭健”活动共收到捐款7万余元,帮助彭健做了心脏手术。目前,彭健长胖了30斤,已随母亲赴浙江宁波打工。一条“慈母欲捐遗体救子”的微博,一个病房里的特殊生日,让曾玲华、彭健母子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爱和温暖,让更多的人懂得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放大正能量,,激励着社会公众尚善尚美。


2013年中秋节前夕,宜春两名儿童小妮、小伟在广州流浪。我与广州媒体互动,很快帮助小伟、小妮找到了宜春的家人。为帮助这两名流浪儿童回家,我与同事专程赴广州采访,找到这两名儿童流浪的症结,为他们回归家庭找出路。在我的持续关注和帮助下,小妮、小伟终于回到了宜春,结束了流浪生活,全部顺利入学。为了让有排弃情绪的爷爷奶奶接纳小伟,我发动网友和爱心人士一起为小伟过10岁生日;为避免小妮、小梅因贫困再次流浪,我帮助小妮一家四口办理了低保。


之后,我又采写的《不幸女孩孝心至纯 坚强女孩笑脸最美》、《妈妈背上的艰辛求学路》等新闻稿件,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中,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与我联系,一起为稿件中的主人公冯欢发起公益募捐,筹集善款20余元,安排冯欢前往深圳治疗。目前,冯欢已能下地走路,重回课堂,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些发掘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实践,也许改变不了人们对党报记者的陈见,但作为一个媒体人,我还在传递正能量的路上行走,也希望更多的媒体人加入,多为社会传递温暖。


(作者系江西日报社宜春分社记者)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