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汉字趣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因为练书法的缘故,本着究根问底的原则,粗略追溯了汉字的缘起,分类,发展。特摘取一些有趣的部分,和朋友分享(长文适合假期)。


比较长,先来个目录:


汉字趣谈

一. 汉字的起源

             起源说

              书画同源和各种刻符

              天雷门莫开

              斗门乡花园村甲骨文

              贾湖遗址其他

              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

              中国文明起源说

              冰河和大洪水时代

              考古第一案

二.古文和神秘文字

              古文-岣嵝碑

              八种神秘文字

三.汉字的分类

              汉字的演变

              字体详解

四.造字原理

             汉字谐音

              汉字的优点

              六书

              汉字的多维空间

五.数说汉字

              汉字的数据统计

              汉字之最

六.汉字的扩展谈

            <结>




一   汉字的起源


起源说


“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以下为几种汉字起源的学说:


1.仓颉造字传说

这个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如《吕氏春秋·君守》、《韩非子·五蠹》、《世本》等。汉字的起源一定早于战国,但是目前所存的资料没有发现:战国前期有关“仓颉造字”的记载。


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2. 八卦说

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前,结绳和八卦曾经起过某些类似文字的作用。如战国晚期《易·系辞·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尚书·伪孔传》、宋郑樵《通志·六书略·第五·因文成象图》等。近现代学者研究,表明周易卦形中的阳爻、阴爻为一种易卦,出现的时代远远晚于汉字的起源。



3. 考古资料

考古学将汉字起源的文字符号分为甲类符号与乙类符号。甲类符号(几何符号)指刻划或绘写在陶器、龟甲、兽骨或者骨器上的几何符号符号。分布很广,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乙类符号(象实物之形的符号),主要发现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的陶尊上。

由于缺乏资料,对汉字的形成过程从何开始的问题,目前还是无法进行认真地讨论,多数学者认为夏商之际(公元前17世纪)开始形成汉字地完整文字体系。


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郭沫若提出汉字起源于仰韶文化的指事性符号,唐兰认为山东大汶口发现的象形符号是汉字的源头,两人意见的对抗性是相当明显的。杨建芳先生认为两位大学者各持一端,美中不足,为了缓合其间的矛盾,撰《汉字起源二元说》一文,提出有关汉字起源的“二元说”。文章指出:“在古代的黄河流域,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划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大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由于文化的互相影响,指事文字传播到山东一带,而图画文字则输入中原地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3期。


有的学者认为包括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符号都属于原始文字,实际上主张多种来源说。



书画同源和各种刻符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天雷门莫开


贾湖刻符,有学者认为它是一句话,意为“天雷门莫开”。


唐建只是说贾湖“契刻符号应被断定为文字,至少应断定为文字前书写系统,并与后来的文字系统的发展直接有关”,而朱琚元先生《贾湖刻符与中华彝族万年文明史》一文则把贾湖符号视为非常成熟的文字。朱先生认为贾湖甲骨契刻符号究竟是文字或只是文字前形式,用甲骨文进行比较研究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把贾湖文化和符号与彝族文化和彝文进行对比,不仅知道贾湖文化与彝族文化同源,而且能够彻底破译符号的意义。


朱先生提出,贾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在其他民族特别在汉族中不见踪迹,而在现今彝族地区尚能寻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日常用物。这类现象绝非偶然或巧合,它证明彝族传统文字与约9000年前的贾湖刻符之间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有关彝文的起源,目前有多种说法,最迟起源于唐代,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朱先生取彝文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观点。他指出彝文与甲骨文在五个方面相同:(1)两者都是巫师创制、收集整理以至运用;(2)彝文与甲骨文都具有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法;(3)彝文与甲骨文通假现象普遍;(4)彝文与甲骨文都存在大量异体字,笔画可多可少,甚至可正写、反写,有较大随意性;(5)甲骨文中许多字与彝文相同。基于此,朱先生认为彝文与汉字同源。他推测,两者在甲骨文产生前较早时代即分流,其后各自独立发展成各具特性、不同体系的两种文字。彝文则由于主客观的诸多历史原因,未得与时代同步发展,较多地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于是朱先生以彝文为根据,对贾湖符号进行了破译。


他说,贾湖刻符中像“目”的符号是“禽”字;像“曰”的符号意为“福禄”;符号“ ”意为“神座”。柄形石饰上面的一行符号分别是“雷”(或“阳光”)、“天”、“门”、“闭”四字,直译的意思是“雷天门闭”,意译则为“天雷门莫开”。


(注:写到这儿,我想起了三叔更新的盗笔重启。)



斗门乡花园村甲骨文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1986年4月,于西安市西郊距市中心约25公里的斗门乡花园村(属于龙山文化晚期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种是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二百多年的甲骨文。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竿、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从已经清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来看,这种甲骨文字体细小,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墟甲骨文字体接近。据专家考证,这种甲骨文的出土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



贾湖遗址其他


1983—1987年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发掘该省中部的舞阳贾湖遗址(该遗址属八千年前的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最引人注目的有:


1. 刻符龟甲:这些符号从其形状看,都具有多笔组成的组合结构,有近似甲骨文的“目”字、“日”字等;应属中国最早的文字——契刻符号(距今约有八千年)。


2. 骨笛:出土了6支比较完整的骨笛。1987年10月,由中央民族乐团的黄翔鹏带领、音乐专家们对“贾湖骨笛”共同进行了测音研究,他们选定了一支七孔骨笛进行检测,发现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音阶。音乐家萧兴华等先生,还利用这支骨笛吹奏出我国传统名曲《小白菜》。这说明在距今八千年之前,舞阳贾湖的先民们已有了共同音高的概念;当时人们已可以制作出这样高水平的乐器,并用它来演奏出完备的五声、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3. 稻壳:前后发现好几例。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被确认是栽培稻。



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 


龙山文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是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因此名为“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以薄、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又名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


昌乐骨刻文字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现,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制作上和殷墟甲骨文类似。兽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齐”的图案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明显处于画(符号)与字的过渡状态。

  

骨刻文与甲骨文,二者应具有某种传承关系,是解释中国汉字起源的新依据。


这些符号都属于阴线刻,笔画婉转曲折,刻画纤细,多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



中国文明起源说


近十几年来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地点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中国的文明最早发生于中原地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以夏鼐先生为代表,安志敏、邹衡、李先登和黄盛璋诸先生亦持此说,影响颇大。有人认为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前后)中已经“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有的学者提出了所谓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说,意即中华文明的起源犹如满天星斗,各处都有 ;也有几位先生认为被古人称之为“海岱”的山东地区是中国文明最早的发生地。


在上述诸说中,所谓满天星斗说虽然一时间被舆论界作了渲染,说成是一种新学说,但这儿有一个问题必须首先应澄清,即:不能把文明的原点与最早的文明发生地点混为一谈。再说得更加明白些,就是:具备了文明因素的一些地点不可能都发展成文明中心,再加上事物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更不可能在同一个时期进入文明社会。


正如严文明教授所说的那样:“中国文明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在诸多具备部分文明因素的地点(这儿如上面所触及的姑且称之为原点),总是有其中的一个率先进入文明社会。东北地区的牛河梁和东山嘴也好,大西北的大地湾也好,或者富甲天下的杭州湾也好,都可以称为文明的原点,在这些地区虽然在一段时间之内具备了部分文明因素,但所缺乏的正是文明最主要的标志――城市与文字。


黄河流域中下游,即以今天的郑州为中心的中原与以济南为中心的海岱,这两个文化地理单元实际上是紧密相连,有的人认为新石器时代末期鲁西的龙山文化与豫东的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关系密切,这一地区应该是文明出现最早的地点。上述10个城址在这一地区被发现,最早的文字在这儿产生;夏、商、周三代帝国并非无缘无故在这一带产生;再向上溯,传说中的黄帝、神农、太白皋、少白皋蚩尤、虞舜、大禹的活动踪迹在这一带。太白皋的活动中心在豫东,少白皋在鲁西,关于虞舜在山东的传说很多,有的得到了考古研究的证实。至于太史公说到禹穴在会稽,那也与浙江地区的良渚文化不沾边际。至于辽河流域,河西走廊是否有古国或者早于中原海岱地区的古国存在,目前很难找出确切的证据来。



关于文明起源的时间,在我国一向是没有说清,但又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习惯上我们喜欢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或“中华文明四千年”,还有人说四千五百年,而取四千与五千之中间。十余年前夏鼐先生在他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把中国文明产生的时代定为商代中期,即距今3400年前后,其主要依据是商代中期有了像河南省郑州市发现的商代巨大城市,产生了发达的青铜冶炼和铸造业,还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甲骨文字等等。1985年夏先生还在文章中写着:“我以为中国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夏先生的观点是根据当时掌握的考古发现材料而作出来的,合情合理,符合当时的现实。可是自1983年以后在河南、山东相继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因此,现在我们有可能比夏先生说的那个中国文明产生年代再上溯800年。


然而,中国文明起源时间问题,并非到此划上句号。随着考古资料的与日俱增,再向上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冰河和大洪水时代


有考古学家提出,龙山文化衰落跟史前的洪水事件有关。古史传说的大禹治水,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发生在帝尧时期,大约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晚期。古史传说时代的大洪水,目前学界有大水、山洪、内涝、黄河泛滥等不同的说法。据研究,黄河曾于距今4000年以前改道经由现今天津附近入海。如果认为龙山文化的衰落跟黄河泛滥有关,那么也只能跟鲁西北平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有关,而鲁中南低山丘陵区、胶莱平原、胶东低山丘陵区的龙山文化的衰落,却很难同黄河泛滥联系起来,因为距今4000年前后整个华北地区是否发生过大范围的洪水事件,还需要地质学和环境学来证实。


我国考古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注意到,大约跟龙山文化先后走向衰落的还有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以及北方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老虎山文化。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衰落的原因跟龙山文化的一样,是洪涝灾害。自然科学家认为,降温和干旱是齐家文化、老虎山文化衰落的原因。这里还要提及的是,外国科学家认为,距今4000年前后的气候变化,导致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希腊文明的衰落。如此看来,古代环境变化对于人类社会影响是何等的厉害。


距今4000年前后的强降温事件,是中国史前环境变化的重要分界线,强降温事件持续了将近200年。“过去环境变化研究”不仅注意到这一事件对全球范围的影响,而且还注意到九星地心汇聚引起的地球公转半径和速度的变化,同时引起地球上的环境变化。九星地心汇聚,是指太阳和除地球外的八大行星运行到地球一侧的现象。自然科学家认为,世界性的低温期与九星地心汇聚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龙山文化以及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的衰落,跟不正常的气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不正常的气候就是今天我们不时听到的“厄尔尼诺现象”。


(注:以下是两片论文的摘要)


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作者 吴文祥, 刘东生


摘要: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人类演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也是导致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地区世界古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中国 ,该降温事件导致了中原周围地区五大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 ,但却加速和促进了中原地区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华文明的诞生。出版源 《第四纪研究》 , 2001 , 21 (5) :443-451


龙山文化末期泾河特大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第四纪研究》2010年 第2期 | 葛本伟 黄春长 周亚利 庞奖励 查小春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062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5


摘 要:通过对泾河流域深入的野外考察,在其中游基岩峡谷内发现了含有龙山文化末期文化层和古洪水滞流沉积单元的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利用光释光的单片测年技术,确定古洪水滞流沉积层覆盖着的黑垆土层的OSL年龄为4078+382aB.P.和4111+450aB.P.。结合其中所含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年代,揭示出泾河流域在4100~4000aB.P.之间出现一个古洪水多发时期。这组古洪水滞流沉积单元包含5个单层,记录了4100~4000aB.P.之间泾河流域曾经发生的5次特大古洪水事件。这个洪水期对应着我国北方在4000aB.P.前后,由全新世大暖期向着全新世晚期干旱期转折过程中的气候剧烈变化。这些史前洪水事件可能对我国龙山文化的衰落和古代华夏文明的诞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考古第一案


一代考古大师吴金鼎先生系潍坊景芝镇万戈庄人氏,出身农耕世家,祖辈贫寒。深明大义的外祖母见其聪颖好学,慷慨资助,让年幼的吴金鼎就读于安丘德育小学、潍县广文中学,毕业后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就读。1928年,吴金鼎怀着“知识救国”的宏图大志,刻苦深造,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李济先生,系统攻读“人类学”。


早在齐鲁大学学习期间,他便利用休假时间,外出从事实地考察活动。1928年3月28日上午,他临时取消了去章丘县东平陵城的计划,决定到城北5里之遥的城子崖考察。上午9时,他刚到达,举目仰望,竟然有了神奇的重大发现。原来,河畔城垣横断面,有一条长达6米的截面,出现了成堆的灰土和诸多陶片,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道古文化地层带清晰地显现于眼前。


吴金鼎惊喜交加,10天之后,他邀约董作宾进行了二次复查,初步认定此处为一座新石器时代的村落。1929年7月到10月,吴金鼎先后四次来到这里,对龙山周边十华里范围的古迹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考察,在火烧过的红土层遗址中,发现贝壳、兽骨,并寻觅到两枚骨针和五方石器,证明一片古代史迹便深藏于这片黄土层下。吴金鼎先生不经意间发现了埋藏在地下4000年之久的城子崖遗址,这真是“千载沉睡无人知,一朝醒来惊天下”!


吴金鼎将这一重大发现汇报给“中国考古学奠基人”李济先生,先生对此感到十分兴奋和震惊。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轰动了整个史学界,引起了全国教授、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1930年11月初,中央研究院及山东省政府联合组成了“山东古迹研究会”,双方各派四名代表。11月4日,在山东大学工学院召开的成立大会上,研究确立了遗址的发掘计划。研究院方由李济、吴金鼎、董作宾、郭宝钧参加,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完成史前发掘的整个考古过程。


1931年,在李济、梁思永主持下,对城子崖遗址展开了规模宏大的挖掘工作,挖掘面积达1900平方米,发现上层为春秋时期的地层,下层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地层。沟内惊现了山丘似的陶片、石器等物品。自此,这里被考古界誉为“龙山文化发祥地”,俗称“黑陶文化”。陶片经复原后鉴定,陶面光滑细腻,证明此时陶器的制作已由“慢轮”整修发展为“快轮”修复。器皿有生产型和生活型两种。生产型有石斧、石锛、石犁等;生活类有盂、杯、盆、碗、盘、罐、瓮、鬲、鼎等,发现最多的为民间生活制品。凝视每件陶器,可以触摸到世俗风情的脉搏。虽然大都略显粗糙,装饰图案也多为植物叶子、花朵、菱形、三角形等,但它们是对自然界的高度概括和理性加工,足以彰显出向文明社会进展的步履。特别令人惊异的是由陶片复原的“三角鬶”,薄如壳、黑如炭、亮如镜、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声响似磐,具有玉石一般的沉静优雅之美,极具观赏价值。

  

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吴金鼎撰写了龙山文化研究最早的一篇论文《黑陶文化之今天的观察》,对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同时对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黑陶做了十分生动、逼真的描述:“黑陶之质料极为细腻,内部亦极为均匀。表面有时显平行之细纹,器之底部亦有逆表针向之旋纹,是当时已有陶轮。”

  

全国学者将城子崖考古誉为“中国考古第一案”。龙山文化是分布于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2000年之间。这一结论已写入中学历史课本之中。而当年吴金鼎先生在龙山的重大发现,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1948年9月18日,吴先生因患胃癌,久治无效病逝。《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将他誉为“最有成绩的现代考古学家”。

  

时隔一甲子之后,人们没有忘记吴金鼎先生的重大贡献和无尽遗愿,1990年春,在山东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学海带领下,又二次拉开了城子崖东部发掘的大幕。二次发掘又出现了大量生活实用陶器,令人惊喜的是,还发现了城子崖黑陶的高端代表作——陶湲。它高脖颈、长尖流,两条前腿并列,有一条肥大的后腿;宽扁的半环状抓手,活脱脱一只昂首挺立的大鸟。这表明先祖的陶塑已突破写实的禁锢,进入自由想象制作的阶段。



二    古文和神秘文字


古文-岣嵝碑


古文,是上古时代的文字。


《汉书· 艺文志》尚书类后序:“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以其出于孔子壁中,故称“壁中书”。因漆写的笔画,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故又称“蝌蚪文”。


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龙书”,神农氏所作的“八穗书”,黄帝所作的“云书”,少昊氏所作的”鸾凤书“,帝喾所作的“仙人形书”,仓沮时代刻石(二十八字),唐虞时代的字形(六字),夏代的《琱戈铭》、《钩带铭》、禹篆二十字、《岣嵝碑》等不同的古文。除此之外,尚有所谓“奇字”一种。奇字,就是古文中比较奇异的字,或谓就是壁中古文的异体。


以上所说各种古代文字,仅是史书上的记载,且久己失传,实无从稽考。纵有迹象,都为六国诡文,篆势奇谲,殊难辨认。



八种神秘文字


仓颉书:此书历来被书法家疑为汉儒刘歆所作。而学者刘志一经多年研究认为,此书应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的记录。


夏禹书:据有关专家研究,,有5 个是古彝文,7个是汉甲骨文。


红岩天书:亦称《红崖天书》。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崖石壁中,有一块长达百米,高约30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有数十个铁灰色的符号,大者如斗,小者如升,若篆似隶,古朴瑰丽,被国内外学者称为《红岩天书》。


巴蜀符号:在四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器物上,发现有150个不同的图符,统称"巴蜀符号"。 中国学者钱玉趾认为这些符号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种拼音文字,与彝族的拼音文字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东巴文字:这是千余年前云南纳西族先民创造的原始象形文字,有"活着的象形文字"之称。纳西人于木石之上刻画,名之为“森究鲁究”(意即木石之痕迹)。


岣嵝碑:文字原存衡山,现置绍兴禹庙的“岣嵝碑”,碑文似篆非篆,书法奇古。有的学者认为是大禹治水的记功碑。


夜郎天书:在贵州省赫章彝族地区新近发现。专家所称的"夜郎天书"共有4480个字,以毛笔烟墨书写,如草似篆,笔画盘旋弯曲,字形粗细不一,疏落有致,自然流畅。


仙居蝌蚪文: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 米的陡壁上,发现有人工锲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记录,专家认为蝌蚪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三    汉字的分类


汉字的演变


“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字体详解



1.甲骨文字

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四    造字原理


汉字谐音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与“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汉字的优点


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


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简洁的文字: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简洁的文字,虽然汉字总数量达几万个,而拉丁字母只有26个,但是汉字要比拉丁文简洁明了,可用少数汉字组合即可派生新词汇,从而使同样的信息容量,用汉字来表达是最为简洁。中国汉字的信息量最大,比拼音文字更具备文意的表达效果。,用中国汉字所编写的文件资料,在书册厚度上是最薄的了。



六书


造字原理: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的《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帚和妇”与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的。 



汉字的多维空间


汉字的结构:汉字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欧语系是一维文字)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合而成。 


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当时代演进出现新事物难以词的方式来表达时,也能以字根组合原则,合成出新字来用,例如中文的铀字,就是近代为了表现一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而新造的字。

 

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乂”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字形(汉字书法):“国”这个字的笔画汉字有各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即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汉字的字形不一样。 


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汉字与词语:汉字是汉文组成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汉文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于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语素,比如“我”,类比于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现经白话文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语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语素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 


词语包括语素和若干个语素形成的短语。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百个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 


而从古文的角度来看,用字本义,比起五四白话文运动以降过度依赖词语,会来的精确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复先生就提畅精确使用汉字的复古作为。 


读音: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各种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没有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一命)“呜呼”、“哈哈”大笑等。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该国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线,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死”。 


由于汉字本身不表音,自汉朝到20世纪汉字在数量上、写法上虽有变迁,但无法看出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发音为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类似今日的韩、日语。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原因来自中国不同时期传入日本的发音。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汉字使用国也有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大陆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于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于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áng”,后者为“ló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五    数说汉字


汉字的数据统计


汉字的数量: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目前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的国家标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录可考证之繁简、日、韩语汉字共76,067个,但并不普及,只有在户政系统等少数环境使用。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而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目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 



汉字之最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说文解字》既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又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按照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创立540个部首,540部又依据形体系联归并为14大类,正文就按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一共有15篇。中国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尤其以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释例》与《说文句读》尤为详备,因而四人被称为“说文四大家”。


中国最早的词典: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尔雅》,为中国辞书之祖。《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秦汉间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一书,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典籍。《尔雅》中“尔”字是“近”字之意,后作为通假“迩”字,“雅”字是“正”字之意。因而《尔雅》即为“雅言”之意,就是用雅正的语言来解释古语词和方言词,使其近于规范的标准语之意。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尔雅》3卷,一共20篇,现存有19篇。自从汉唐到清代,有许多人为《尔雅》作注。例如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注本,为晋代郭璞的《尔雅注》。还有北宋邢昺《尔雅疏》、清朝邵晋涵《尔雅正义》和郝懿行《尔雅义疏》等书籍,从而形成了许多注解《尔雅》的“群雅”系列辞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字典:清朝《康熙字典》既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来命名的汉字辞书,又是一部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汉语字典,也是被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清朝《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和陈廷敬主持,修纂官陈世儒、凌绍霄、史夔、周起渭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合力编撰的一部大型汉字辞书。由于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一共历时六年,所以书名称作为《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所编《字汇》和张自烈所撰《正字通》两部字书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一共收录47035个汉字。后来在清朝道光年间,学者王引之等人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撰写成《字典考证》一书,一共纠正字头、释义、引文、例证、义项等错误2588条。近代日本学者渡部温重新校订《康熙字典》,一共发现4000余条错误,大部分和王引之相同。



中国第一部古汉语专门大型词典:中国大型辞书《辞源》,最初由陆尔奎任主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于1908年开始编纂,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辞源》收录内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一般词语、常用词语、成语、典故,兼收各种术语、文物、地名、人名、书名、典章制度。1979 年版收录单字 12890 个,复词 84134 条。1979 年版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十二集和 214 部首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笔画多少为序。单字条由字头、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广韵反切、声钮、释义、书证等组成。1939年出版《辞源》正续篇合订本,后至1983年出版修订本。修订版《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强调实用,是综合性很强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古汉语词典。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词典:中国大型辞书《辞海》,取“海纳百川”之意而得名,“辞海”二字取于陕西汉中汉代石崖摩刻《石门颂》。1915年由陆费逵创编,先后由舒新城、陈望道、夏征农、,一共出版发行六种版本。旧版《辞海》自1915年秋启动,至1928年为止,最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28年起由舒新城任《辞海》主编,于1936年正式出版《辞海》两巨册。并新增彩图本作为主体版本。第六版《辞海》于2009年9月21日出版发行,新增或更换了200多幅中国各级政区的最新景观图。第七版《辞海》预计于2019年出版发行,计划收录单字约18000个,词条约120000条,彩图18000幅,总字数约为2000万字。《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综合性词典。


中国古代笔画最少的汉字:中国汉字笔画最少者只有一画,古代多为象形字。例如“丨”和“丿”两个字,“丨”字,读音为shù,即为“竖”之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丨部》注解云:“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凡丨之属皆从丨,古本切。”“丿”字,读音为piě,即为“自右上向左下斜”之意。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康熙字典·丿字部》注解云:“《广韵》:’普蔑切。’《集韵》:‘匹蔑切,丿音瞥。’《说文》:‘右戾也,象左引之形。’徐锴曰:‘其为文举首而申体也。’又《集韵》:‘于兆切,音殀,义同。’又《广韵》:‘余制切,音曳。至也,至地也。’”


中国现代笔画最少的汉字:中国汉字笔画中最少的只有一画,例如现代汉字里有“一”和“乙”两字。 这两个字在现代辞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均有收录解释。


中国现代笔画最多的汉字:现代汉语中笔画最多的汉字是“齉”字,一共有36画。此字在《新华字典》中有收录解释,读音为nàng,即为“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之意。


中国所有汉字中笔画最多的汉字:龘 龖 最新出版的修订本《汉语大词典》收录了4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共有64画,是我国汉字中笔画最多的。《汉语大字典》解释此字说:二龙、三龙均音dá,龙行貌。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并认为四龙是“詟”的异体字。《说文言部》:“詟,一曰言不止也。”(据《咬文嚼字》)

 


中国现代最复杂的汉字:中国目前最复杂的汉字,则是陕西省关中地区的民间俗体字“”,繁体字一共55画,读音为biáng。此字繁体写法收录在任克所编的《关中方言考词语释》一书中,简体写法在《中国谚语集成·陕西卷》一书中注解为“大面”。此字既是陕西名吃“biáng biáng面”的专用字,又是关中民间自创的一个最独特的汉字。 

 


一点飞上天,


黄河两头弯,


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


左一扭,右一扭,


西一长,东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边,


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着小车去咸阳。


中国汉字最多的造字形式:中国汉字最多的构字形式,则是“六书”中的“形声”。例如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一书,在所收录9553个字中,就有82%是形声字。

中国汉字最多的组字结构:中国现代汉语通用汉字中,左右结构的汉字最多,占现代通用汉字总数的65%左右。

中国笔画数比例最多的汉字:中国现代汉语通用汉字中,所有汉字9画的最多,占现代汉字总数的11%左右。

中国现代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中国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的”字,一般在文章里约25个汉字中,就会出现一个“的”字,占全部现代汉字使用字率的4%左右。

中国所有读音最多的汉字:中国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汉字是“那”字,一共有8种不同的读音。例如“那姓”的“nā”、“那门子”的“nǎ”、“那我不再等了”的“nà”、“那人可不怎么样”的“nâ”、“那些”的“něi”、“那三年”的“nâi”、“受福不那”的“nuó”和“那踪”的“nuò”。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汉字不但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而且也是世界上一种寿命最长的文字。因为世界上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古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全部走向消亡,所以中国汉字至今就成了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而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



六     汉字的扩展谈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结>


谢谢观看,欢迎收藏,转发。希望有一两点引起对汉字的更深的兴趣,就足已:)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