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汉听大会是“考古大赛”,还是“文化之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3年10月18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德国的《世界报》都以整版篇幅报道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总决赛。这场总决赛的收视率超过了所有娱乐节目,创下了当周全国电视节目排名第一的成绩。

2014年7月13日,这个中国原创的文化题材最大热门节目再次登录中央电视台一套周末晚间八点档,完成了第二季的首播。随着节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于节目的意见和评论也从不断发声,在我们看来,这些意见无论褒贬,都是出自对汉字的热爱和关注,相信也会对汉字的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为了能够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各抒己见,我们特开设“汉字争锋”专栏,欢迎各位网友发表高见!

大家快来参与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听写大会“高冷”切莫成“考古”大赛

来自:人民网 文/王伟

  “僰(bó)人悬棺”、“鼻垩(è)挥斤”、“窎(diào)远”、“拶(zǎn)榨”……这些让成年人也面面相觑的词语却被初中生轻松写出。继去年第一届《汉字听写大会》之后,本月第二届延续“高冷”姿态。据节目组介绍,这届比赛的参赛规模和参与范围超越了迄今为止任何一档电视节目。(7月22日澎湃新闻)

  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外成功似乎给了主办方极大的信心,以至于这一届的参赛规模大大出乎了观众的意料,节目的寓意也从“唤醒更多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上升到了“传承中华民族汉字精神”的高度。然而声势浩大的参赛阵容、高大上的节目寓意,仍掩不住时不时透露出的考“古”味儿。

  追溯至仓颉造字,汉字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变,有些字不断变形,有些字逐渐消亡,也有些字慢慢简化。文字适应人的需要诞生或消亡,这才是文字正常的发展状态。但作为一档大众化的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频频从已经成为“死”字的汉字里选择题目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以“窎(diào)远”的“窎”字为例,新华字典释义为:深远;遥远;深邃的样子。先不说读音与含义,大多数人甚至见都没有见过,即便是受过良好汉语言教育的人一时半会儿也会懵住。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死”字。如果是作为汉字的研究无可厚非,但仅仅是为了通过这类的“死”字来分出竞赛的胜负不仅毫无必要,也违背了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创立的本意。

  另一方面,汉字听写大会对生僻字的青睐反映在参赛的学生身上,往往就变成搬起大部头死记硬背。汉字听写大会一火起,网络上就冒出了汉字听写大会题库、汉字听写大会全集等,而市面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手册、必备书籍等,从基础到初级、从中级到高级,一应俱全。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在学习中又很少碰到,参加比赛的学生只能通过背题库的方式挖出已经“死”了的字。只是疲于应付考“古”大赛的学生怎么能欣赏到汉字的美,又如何能体会到每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意义?原本很成功的电视教育形式似乎又陷入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现代社会不是要求人人都能看懂甲骨文,写得出小篆体。字的本意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如果有一天《在那遥远的地方》变成了《在那窎远的地方》,你会不会觉得很傻眼呢?反正笔者认为,汉字听写大会可以更接地气,而不是一味的求偏、求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有权力判这些汉字的死刑

文/ 吴秀刚


近日,笔者在人民网上看到一篇叫《汉字听写大会‘高冷‘切莫成’考古‘大赛》的文章。作者王伟先生在文章中历数汉听大会的“几宗罪”,以民意代表的姿态批判节目。每位电视观众都有批评电视节目的权利,还有哪个节目批评不得,因爱生恨的道理谁人不知。但最终让我愤而执笔发文回应王伟先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提到的“死的汉字”。

骇人听闻。

汉字作为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王先生说“文字适应人的需要诞生或消亡,这才是文字正常的发展状态。“殊不知汉字具有的是多元价值,而非单一价值。随着社会变化,一些汉字的使用频率减少,但也只是丧失部分使用价值,其审美价值一直存在。随着更多的失去,甚至越发增加其审美价值。文字的正常发展状态,不是您所理解的实用主义。

当今社会的碎片化的信息读取方式让人心浮躁,没有心境去读一本书,画一幅画,写一首诗。人们在匆乱的脚步中,也逐渐丧失深层理解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在人云亦云或人云我喷中丧失独立思考能力,让想象力变得僵硬……汉听大会上确实出现很多难写和少用的词汇,但这些词汇全都来经典,仅仅在几十、十几年前,它们还鲜活地存活于鲁迅、冰心、柔石、茅盾作品的字里行间。这样的汉字不该“死”去。

您在文章中提到,“参加比赛的学生只能通过背题库的方式挖出已经‘死’了的字。”不知道您是从哪里挖来的材料。您本文开篇引用了一篇澎湃新闻7月22日的新闻,奇怪的是,就在这篇新闻中就”揭露“了选手们答题与备考的“内幕”:“这些写出生僻字令成年人膜拜不已的学生并非是死磕字典的‘书虫’。来自厦门双十中学的张宏是喜欢围棋和编程的‘理科男’,他发明了汉字部首游戏,利用编程的理科思维重新理解汉字的结构。而上海选手吴旭更是直言‘死记字典是愚蠢的’。比赛半程,他面对‘飐滟’一词开始并无印象,但听到裁判释义为‘水波荡漾’,立即联想到了元曲中一句‘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并正确写出了‘飐’字。“我实在想不通到底是为了什么,面对孩子们如此可爱的、被汉字激发的创造力与想像力不知道为什么被您如此“随性地忽略了。

不要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裹挟千年经典,也不要以个人认知能力之有涯去度量孩子们的学习与创造之无涯,不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承任重而道远 孩子们已经上路

文/丘尘

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都在每朝每代中的经典中流淌,唯一能让它们从书中流进现实的载体就是文字。

三十六支地方代表队,从自己的家乡出发,一年的辛苦准备,一路的披荆斩棘,来到首都全国总决赛的现场。他们的世界比大人要单纯的多,有个对的目标有个对的方向,就能一头埋入其中,所能得到的喜悦也更纯粹。

我深爱并敬佩着这些孩子,是因为这些孩子在经典与现实间,努力的帮我们寻找答案,像摩西分海一般划开了一条通往经典的桥梁,这何尝不是一种情怀?在这些带着些许懵懂,更多是坚定的孩子眼中、笔下、字里行间诠释着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担当。至于有些人忧虑的问题——“生僻字”能否代表中国文化?“死去”的汉字需要“复活”吗?我认为,生僻字虽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通过生僻字,激发起人们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传统电视人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横行之下发出的一点声音,尽管有可能被“难字无用”的大手拍平,但其所引起文化传承思考的意义已经大于其节目本身。

试想当传统文化经典只是被束之高阁,变成图书馆里的化石时,再标榜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否有点自欺欺人?当然,想修复传统文化断裂这个现象,让大众更多了解一些文言经典,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节目与观众皆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汉字的窎与远 生与死

文/江孜喆

举个栗子先,网上风热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刚推出,就有超过4500万的网友参与,并成功解冻“葳蕤”、“骞芳”和“翊赞”,特别想当面问一问您,当看到深藏在古籍中的汉字一个个重新活起来,您御批“死字”的大笔有没有为之一颤?

在您的文章中:“窎远”被魔化为老百姓未所见,公知们未所闻的词语。一个被收入《新华字典》的汉字能算是“死字“吗?就算它只是陈尸字典,那么再问,一个汉字,它不被使用多少年、淡出公众视野多少久算是“死”?在度娘上搜索“窎远”, 1672年,它曾经现身于《警世通言》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伯牙闻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土,隔崖窎远,难以问答……” 1921年,它出现在叶圣陶的小说《苦菜》里:“那些窎远而僭越的忧虑,一霎时在我心里风轮似地环转”;1930年,,一面又把那窎远的瘦瘠的土地租与别人种而自己收取租谷。”而在2014年,它再次曾出现在无锡市滨湖区一模语文试卷里……所以说,世界上最“窎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窎远与你相遇千百遍,却被你关在心外。

不断缩减汉语的词汇量的损失不光是我们表达的日益贫乏与苍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将丧失掉汉语无比丰富和优美的语境。这是一个曾经遍地吟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国度,如今却充斥着”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歌声,这难道不比“在那窎远的地方”更让你觉得傻眼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