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热点导写 | 《新华字典》APP遭质疑:情怀和权威太贵,我们负担不起!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点击上方“壹图壹材”关注我们



 热点速递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一时间,“情怀党”的声音让这款APP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陪伴几代中国人的启蒙教育,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的字典终于有了手机版!”但《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其付费版也是槽点满满。



 争议焦点 

 

1.新华字典App有没有“免费版”?


《新华字典》APP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按照共收录13000多个单字计算,查完得用18.57年。如果你不能坚持连续登陆十几年,每天找两个字来查,那就得花40元进行购买。


所以结论是,没有免费的字典!


APP开发人员也说:“大众对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新华字典》APP只供用户免费查阅2个字就要收费,太坑了。其实,我们就是一款收费软件。就像超市买东西有‘试吃’一样,2个字就是试用。”


2.定价40元贵不贵?


仅从横向来看,40元的《新华字典》APP不算“贵”,它与之前上线的新华字典国际商务版《新华大字典》App的定价持平,而商务国际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App定价为59元,商务国际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为98元。


但与《新华字典》(第11版)纸量版24.9元的定价相比,40元,显而易见是“贵”的。而“一般APP的定价都比纸质版便宜一些”。


但,贵不贵不是最重要,关键是值不值!


据官方介绍,花40元你买到的不只是一款APP。你还可以买到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


不少使用者认为,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学生学习来说,这款APP物有所值,既可以训练标准发音,也能学习正确笔顺,益智游戏颇有可玩性,能让小朋友学到不少生字,还有“引导式访问”功能,避免小朋友借使用《新华字典》的机会,玩手机上的其他软件和游戏,可谓相当贴心。


但除了软件刚上线时可能都存在的一些bug,如软件对于字形复杂的汉字的辨别度不高,跨软件查字时还容易引发闪退等,按照APP划分的0元、88元、128元、218元及488元等5种充值金额收费设置,40元其实也只是个入门价……不过后来充值档次又取消了128元、218元和488元三档,仅有40元和88元两档……



为何这么“贵”?


《新华字典》APP的部分交互功能是为这款App专门开发的,相当于重新搭建了一部词典的框架,而过去的在线辞典基本是纸质版的简单线上翻版。


制作 APP 不是所谓的 " 我们只差一个程序员 " 了。涉及到设计,研发,售后,客服,校对,维护等等,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


作为一个极为讲究权威性的 App 来说,对制作班底的要求一定非常严格,这些都需要钱,另外,《新华字典》App 无内嵌广告,也就是说,这个购买费是它唯一的获利渠道。


当然也有人说了," 这是国家的东西,民族的东西,就应该无偿的提供,就应该免费,你们一定是想钱想疯了。",这种的思路,大抵就和觉得教师就应该贫贱不能移,警察就天生应该威武不能屈,大夫就要一丝不苟不眠不休不可以犯错不可以富裕。挣不到钱的事情,没人做的。



 媒体评论 


1.《中国青年报》:单靠权威不足以赢得市场


虽然,《新华字典》APP在上线之初,并没有主打情怀,但由于其天然的年代感,很难让人不将其与情怀挂钩。情怀的变现能力确实很强,但建立在与产品功能和估值相对称的基础上,如果违背了这种逻辑,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在商业营销中标榜“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价值为理想”的情怀,也并没有什么错,可如果这份情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缺乏对用户习惯和用户体验的尊重,难免变得空洞和虚无。


情怀和生意并非无法同步,传统和现代照样可以结合。只不过,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开发,终究是一个出品方和用户不断互动、不断迭代的过程,持续听取用户的反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才算是一种合理、长远的投资。如果紧紧抱着权威和情怀的字眼不放,用户才不会轻易为这种“情怀”埋单。(此处回顾王菲天价门票演唱会)


2.光明网:《新华字典》App:收费不是问题,如何收才是


《新华字典》作为最权威的汉语言学习工具书,也在人们心中打上了某种公益性的烙印。从纸上搬到网络,最基础的查询功能,也被价格翻倍,难免给人坐地起价的印象。特别是考虑到中小学生是主要使用群体,这种定价机制,也显得不妥。作为一种被普遍使用的基础学习工具,《新华字典》App较之其他的个性化知识付费App,天然就具有很大的用户基础,价格设置过高,连最基本的功能也要搞有偿提供,也容易被人看作是对自身权威地位的一种强势变现。


打造App,增设相关知识服务,《新华字典》的创新尝试方向无疑是正确的,相信只要运营得当,不愁没有消费者。但目前建立在常规功能被限制基础之上的定价机制,还是透露出一种浓厚的传统意义上的“卖商品”思维。如何做到口碑与服务的双赢,新鲜出炉的《新华字典》App,还需要多多历练并加以修正和优化。


3.《东方网》:别让《新华字典》APP成为奢侈品


《新华字典》作为一个知识品牌,任何延伸产品都需要成本,定价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赋予其太多太高的“经济价值”。《新华字典》APP作为一款开放的也会不断迭代的学习软件,依托《新华字典》也注定了会“经久不衰”,一面世就“高价”起步,只看重短期经济效益,却疏忽了社会效益,这样的经营理念与字典的知识传播功能背道而驰。

说到底,《新华字典》、《新华字典》APP是学习的工具,而不能让其沦为挣钱的道具。尽管对这一运营方式,出品方商务印书馆在尝试摸索阶段,会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作出一定的调整。实际上,不妨让价格回落到公众的可承受范围。否则,价格一味地拔高,《新华字典》APP只会成为奢侈品,于大多数人而言反倒消受不起。


4.《南方日报》:《新华字典》APP别一心向着“孔方兄”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自上世纪50年代面世以来,已经出版11次,累计发行近6亿册,与几代人的成长记忆相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现在,利用APP收费这一举动,无疑将自己置于被诟病的境地——比如“贪得无厌”“借机敛财”等。《新华字典》APP为何让人反感?概因它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文化关切,一方面又不避讳“捞钱”的冲动……


反观自诩“互联网化”的这版字典,按照付费的额度来解锁功能的完整度,是错把“功能”当成了“服务”。无论是扫描互动,还是发音学习,这都算不上服务,而是对基本功能的小小升级而已,公众完全没有理由花488元买一个完整版APP。有关方面敢于这样定价,真不知底气何在。《笑林广记》里有一则笑话:有个人去拜谒孔庙,孔子下席来答谢。这个人就说,不是应该您在位子上接受拜礼才对?孔子说:“岂敢。你是我孔方兄的弟子,断不受拜。”对“孔方兄”的迷恋,恐怕就是《新华字典》APP被很多人批评的原因所在吧。


(注:孔方兄,指钱财。此文观点略带清高气,有失偏颇处不妨以之为鉴。)




 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讨论一下,你觉得《新华字典》App 到底是鸡肋还是刚需?欢迎投票表达态度,更欢迎在留言区表达你对《新华字典》App 的更多看法。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