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如何面对中日之间的战略互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原载10月22日号《国际先驱导报》) 

  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是国际问题学界的热门讨论议题之一。而中日之间是否存在战略互疑?如果存在,又当如何处理?这同样是一个颇有意义的问题。
  正如在中美两国之间那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对方是自身的威胁,而且威胁程度还可能继续加剧。
  但是,这样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这种相互之间的印象,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实际,在何种程度上是源于相互之间的隔膜与误解?在中日关系历经波折、如今略有缓和的局面下,这其中的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10月17日,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题为“亚太地区安全及日中各自作用”的演讲。笔者听后的感受是:从中日“战略互疑”的角度来看,这一演讲也许是很好的研究案例。
  之所以这么说,,通常被认为是偏自由派而非右翼,史观与右翼及保守派有明显距离(比如在历史问题上,;但是,他又一向被认为是“对华强硬派”。他的对华态度,实际上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在政治上并非右翼,但有很深的对华疑虑,甚至有相当多的成见。
  笔者认为:在日本,对华不那么友好者,或者所谓“强硬派”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赤裸裸的现实利益和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另一类则是因不了解所导致的疑虑与担心。对于前者,“释疑解惑”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对于后者,交流与沟通的作用极为重要。但这“交流”与“沟通”,说起来虽易,做起来却是极费工夫。
  就以此次前原的演讲为例,他首先用很大篇幅强调对于中国发展的积极态度,此后则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也是日方人士在对华交流时经常提起的:“中国究竟是战后秩序的维护者还是挑战者?”“中国外交的真实目标是什么?”等。
  有意思的是,类似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不少中国人想问日本的:“日本是否打算改变战后国际秩序?”“日本外交的真实目标是否是要遏制中国发展?”
  在演讲中,前原阐述了对日本外交的看法。他表示,日本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拥护者,对于日本外交而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自由贸易”与“和平外交”。
  中国的听众是否能够相信这一解释?恐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方关于自身外交意图的解释,很可能也会受到日方不少人的质疑。
  一次短暂的演讲,以及在类似的中日交流场合,其实颇能体现中日之间的相互观感与态度。
  那么,如何面对这种“互疑”?如何针对可能的人群“释疑解惑”呢?这其中也许有如下方法:
  首先,耐心推进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沟通。尽管交流和沟通有难度,但只要做一点,就总会有相应的成效。特别是在社会文化和经贸层面的交流,可以为中日关系发挥“托底”作用。
  其次,建立预防危机、控制危机的机制。如果能够通过外交、军事、安全等方面的机制,消除因意外事件影响关系的隐患,就可以将双方关系的波动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可以为双方提供基本的安全感。
  再有,对于中国而言,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发展。日本的对华疑虑,其背后一方面是不信任中国发展后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是不信任中国的发展是否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如果中国的综合国力比现在再跃升一个层级,就有可能进一步改变地区格局,中日关系的宏观背景也将大为不同。届时,日方现有的一些“疑虑派”就有可能会更加清醒、理性地对待中日关系。
  在东亚地区的快速发展中,中日两国之间并非“零和关系”。过去数十年的事实证明,双方都可以从合作关系中获得诸多战略利益。冷战期间,中国成为日本在东亚地区抗衡苏联压力的重要伙伴;而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现代化进程也确实获得了日方不少帮助。冷战后,双方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也确实可称得上是“互利共赢”。今天,如果中日之间能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不仅能够使双方从中获益,还可能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福泽东亚乃至周边更广阔地区。
  而如果中日之间矛盾激化、对抗加剧,最终获益者很可能反倒是域外大国。中日两国的决策者和智囊们,都熟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因此,双方应该具有足够的智慧,推动双边关系走上大道,避免出现历史性的错误。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华山流水”,本公号主要关注军事、历史、地理及日本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敬请搜索“Huashanliushui”)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