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高考 | 献给你我曾不顾一切努力过的十八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大学生记者团”可订阅哦!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遥想当年,高考制度刚恢复时,高考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高考1977》里,听到小道消息后知青们蠢蠢欲动,8年积聚的清苦生涯,愤怒和痛苦,如积累的火山开始滚动起他们的岩浆。为了赶上赴考的火车,于凌晨五点多的雪地里,星夜兼程,风雪跋涉,奔向自己迟了11年的机会。

1977年恢复高考,命运的转变

无数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仿佛一旦挤不上去,人生似乎就要掉入深渊。

对于有些人来说,高考可能担着“拯救一个家庭”的担子。纪录片《高考》里,对于国家级贫困县宏志班的学生刘洋洋来说,高考是她家脱贫的唯一出路,更是她年老多病的奶奶的唯一精神支柱。所以她尽管考得不满意,也不能复读。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高考就能走出大山,走出贫穷;高考就是命运的转折,生命的救赎。

奶奶目送孙女离开,不久后奶奶便去世了

而毛坦厂的复读生们的目的则是得到文凭,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不用像父母一样卖苦力。

纪录片《高三》里的班主任直接让高三学生“拿出半条命来”,镜头扫过,课桌上的书层层叠叠掩埋所有学生的脸;安徽大别山区的毛坦厂中学里,复读生们的生活被严格规定,因为“今天的放纵招致明天的惨败”。当他们在教室里捂着耳背诵“abandon、abandon、abandon”时,老师在窗外盯梢,然后对着镜头说,“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

高考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学生以笔为利刃,以意志力为盾防,冲锋陷阵,掉皮掉肉。无数次跌倒爬起,咬着牙屡败屡战。

他们的成绩单印着鲜红的“触目惊心,警钟长鸣”话语。高考前要求“志在必得,舍我其谁”,高考时又要“春风和煦,心理健康”。无处宣泄的学生只能把感情砸在暖水瓶上。

“理想在奋斗与激情中前进,人生在选择与困惑中成长,在欢笑中闪耀、在泪水中浮现的,是关于教育和现实的思考。”

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片土地上千姿百态的十八岁生态:流动儿童初中毕业后无法继续在上海就学,只能读中专或者回老家;人大附中国际班的刘云昊小学就背完了托福单词,初中时立志去美国,申请季“遗憾地”申请了西北大学。


当一部分学生在做义工、组织辩论、学马术时,另一些同龄人在天光微亮的教室里喊着“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的口号开始了奋战高考的新一天。

这不由令人想起1998年版《新华字典》里第673页的那个广为流传的句子:“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高考是青春大幕下的背景音

“我的青春是被狗吃了吗?”

在看完台湾的青春电影后,不少人不禁感叹。

只怪他们的故事太过美好。在台湾的青春光影里,青春时代的日光格外清新美好。电影里的他们,读书的日子也很忙,忙着和邻桌的男生女生斗嘴暧昧,忙着和兄弟打球吹牛,忙着和老师学校叛逆反抗,忙着成为校园风云人物,或者忙着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行、汲汲营营。那些写不完的作业卷子、考不完的模拟考试、成山成塔的资料课本甚少出现在镜头里,仿佛那些只是青春里微不可见的一部分,至于升学和毕业,似乎只是一个用来纪念的仪式,纪念和懵懂青春的告别,纪念崭新人生的开始。


《那些年》的故事里,沈佳宜和柯景腾两人为了升学而共同奋斗,在一张张考卷、一次次自习中互生情愫,花样年华由此蔓延开来。在这个故事里,升学的现实意义大不过爱情,奋斗只是为了和喜欢的人靠得更近。虽然最终故事后半段沈佳宜发挥失常,两人分离,渐行渐远,然而对于他们的青春来讲,升学和人生中遭遇的转折虽然让彼此的人生分向不同的道路,但却成就了他们的成长,成为他们各自青春的纪念。


《我可能不会爱你》的李大仁和程又青同样遭遇了高考升学这一节点。程又青在升学考试中发挥失常,李大仁为了和她进入同一所大学,改了志愿。两人的结局便与沈佳宜和柯景腾有了不同,成就了一段令人羡艳的爱情童话。


在台湾小清新的青春故事中,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少于提及,社会现实的残酷、奋斗改变命运的概念几乎不会被特写。主人公也许会像柯景腾一样为了升学奋斗,但那却是因为“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大概在台式青春里“热血”才是青春主色调,学习只是反衬纯真爱情的点缀。


台式青春,嬉笑怒骂、肆无忌惮有之,平淡温暖、迷茫伤感有之。而无论青春是温暖的、励志的、浪漫的还是伤感的,高考升学只是延展的青春大幕下一段短短的背景音,而在青春岁月里的笑颜泪水、友情爱情才是青春的主旋律。

或许对于观众来说,青春故事如果没有美好跌宕的感情故事,只有做不完的试卷和习题,未免太过乏味,太过遗憾。可是,这真的就是最美好的青春吗?

高考是需要被揭穿的人生真相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里最重要的事,不是爱情,是学习,是高考那件事。

日剧日影总是赤裸裸地向你揭示人生的真相,日剧里的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诫你:社会是残酷的,规则都是聪明人制定的,年轻人想要掌握社会话语权,就要想办法成为聪明人中的一员,而最简单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入一流大学。


日剧《龙樱》堪称学渣逆袭故事经典教材。该剧讲述了阿部宽饰演的暴走族出身的律师,为了拯救自己的事业,带领几个学渣考上了日本第一学府东京大学的励志故事。


虽然这部剧已有十一年的历史了,但忽略掉人物“洗剪吹”的发型,任能看到其中的闪光点:它每一集台词都能引人深思,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揭露现实,随便一句都振聋发聩——

“考试是现在社会上还残存的公平”;
“犹豫不决的人,就会失掉良机”;
“这就是要陪伴你一生的现实,除非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
“知道打架变强的方式吗,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弱小”
“考试这种事情,只是检验你是否到了合格线,背后是否努力根本毫无意义”。
读书改变命运。人永远不要畏惧活着。

就是在这些热腾腾的鲜鸡汤的激励下,这帮年轻人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上演了一出真正热血的高考故事。

正如根据《年级倒数第一的辣妹一年内偏差值提升40以上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垫底辣妹》所传递出的观念——一个人失败的借口会有很多,但实现一个目标却都离不开努力。而比努力更重要的,其实还是一种相信:相信能做到,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便真有实现的可能。

“考试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努力总是很迷人的。
       “人生路上本来就少不了困难挫折,对于这些挫折,不再逃避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为了能成为比原来更好的人,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努力。”

       “不管周围人怎么说你不行,充满自信地继续说出你的梦想的力量,不怕嘲讽和失败,勇于挑战梦想的力量,对我来说是多么耀眼。 ”


日剧中的老师之所以能让学渣们逆袭成功,其实是利用了人性中潜藏的欲望和弱点作为动力,这些年轻的学生无一不处于人生的穷途困境,有的家中债台高筑,有的则面临着高中毕业只能从事服务业的困境,有的是被家人放弃的太妹,有的常年活在优秀弟弟的阴影下,他们的不甘、绝望、孤独、委屈都化作学习的动力,或者说是改变人生的欲望给了他们动力。作为观众的你们,内心的不甘是否也被激发出来了呢?

如果这些故事只有残酷的竞争,或许仍然称不上美好的青春。实际上在一个个热血拼搏的故事中,在残酷的人生真相里,还伴着细腻的温情。在日式的升学故事里,没有试图陷人于不义的竞争对手;也没有出于偏见,利用特权打压不良学生的老师。伙伴之间,即使有暗恋,更多还是互相打气。

主角也好,配角也罢,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老师也好,学生也罢,大家在为了升学日夜相处的时光中,相互牵绊,共同努力。青春中最大的敌人,不是情敌、父母、考试,而是自己。人生的真相不仅是丛林法则的鞭策,更是相互治愈、共同成长的方式,或许这才是日式故事的动人之处。


高考是鬼门关里的温情

在韩国,每年11月举行的“大学修业能力考试”就是韩版高考。50%的录取率使得韩国高考生的升学压力丝毫不亚于中国。但影视剧里那股脉脉温情,却比日本的还要暖。

《High Kick!短腿的反击》中,由于父亲的突然破产,本来就读于一个体育学校的安钟硕不得不转学到普通高中,没过几个月就要参加高考。然而习惯身体对抗的他对于文化课一无所长。于是全家大动员为他补课。


感受到高考压力的,从来就不仅仅只有学生,更有等待的父母。

《请回答1998》里,德善的成绩很差,但她父母从未放弃过对她的关注和鼓励,即使有时候会采用一些不靠谱的办法:比如母亲听从算命大仙的建议后,决定要女儿改名成“秀妍”来攒人品,或者把德善推给阿泽学围棋来培养注意力。

当德善真正开始想要学习时,很担心自己来不及。每天很晚才回来的老爸看到她后,陪她聊了会儿天:

德善觉得连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王祖贤”都有当美容师的梦想,自己却什么都没有,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蠢。爸爸安慰她说:这个梦想,慢慢拥有就好了嘛。我在你这个年纪,也是没有梦想的。


相比于德善父亲的循循善诱,当正峰的父母听到儿子第六次高考依然落榜的消息时,要强的母亲罗美兰恨不得去砸了占卜的摊子,因为她一直以为“大运”暗示着儿子能考上,而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然而,面对儿子时,父母依然没有一句责骂。12岁被诊断心脏病的正峰让父母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份歉疚,歉疚没有给正峰一副健康的身体,让他疼痛和无助。于是面对正峰的自责,爸爸鼓励他,告诉他挺直身板,失败是难免的。

也许天下慈爱的父亲都是相似的,在《短腿的反击》中,看到儿子安钟硕从考场回来后就趴在床上,一直脱线的父亲安内相却认真地在儿子床边和儿子这样告白:


也只有在父母心中,孩子最重要的才不是飞得高不高,而是飞得累不累。

高考是穿越森林,点燃洞火

台式青春片告诉你勇敢追逐爱情,日式青春片教你学习奋斗拼搏,韩式青春片告诉你亲情的温暖陪伴,而美国式青春片则告诉你,高考升学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眼前的苟且,我们还应有诗和远方

哪怕是在苦难叙事的《风雨哈佛路》中,女主角丽兹有一对吸毒、酗酒的父母。她从垃圾堆里找食、无家可归、自己争取读书的机会、申请上哈佛、;但影片赞颂的,不是她进入哈佛的事情,而是她凭借天资和韧性走出了苦难的命运泥潭,踏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普通。

《考试过关的艺术》《壁花少年》等美式校园片生活的意义里更为突出:考试和毕业似乎从来不是真正重要的事。那些性格孤僻闷骚、长相俊美可人的少年少女,往往有着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缺乏人生的动力,只好在升学这个紧要关头,于个人的小世界里负隅顽抗,还好他们最后总会想通。


《考试过关的艺术》里,乔治认为“世界不过是一场虚无”,所以极度逃避学习,潜心涂鸦,妈妈对他耳提面命“高中不毕业就不能上大学就不能找工作”,并不能解决他内心的迷茫。直到他爱情与家庭受挫,才终于担起责任,走向成熟,同时画出了真正夺目的作品,也顺利毕业。与内心和解后,升学就是个“顺便”的事。

而对于那些毕业完全不是问题、顶级名校触手可及的精英学生们而言,欧美电影热衷于让他们放下枷锁,寻找生活的诗意。


这种浪漫主义的青春总是令人动容,一个更著名的场景来自《死亡诗社》,曾经最内向的学生陶德•安德森,勇敢地带头站到课桌上呼唤老师基廷,“Oh captain,my captain.”


《死亡诗社》的台湾译名是“春风化雨”,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影片的力量。威尔顿预备学院的毕业生以升入藤校为理想,但新任文学老师基廷给他们注入了浪漫和自由的因子,男生们在基廷的指引下学习独立思考,撕掉古板的教材,穿过黑魆魆的森林到古印地安人洞穴念诗,站在课桌上俯视,“在世界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

基廷是这群迷途诗人的船长,但无法做他们的神:热爱戏剧表演的尼尔不堪父亲压力举枪自尽,受到指责的基廷独自无言。好在这群戴着镣铐的学生们还是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他们读过的诗;他们没有辜负基廷温和的话语:CARPE DIEM,及时行乐,孩子们,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在世界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

升学很重要,不过生活更重要。正如豆瓣网友评价的:这样的片子总会让你在影院的黑暗里偷偷地掐手掌心,觉得自己大好青春年华没有挥洒,真是像没活过一般。

最好的日子当如此: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隶;舞蹈、鼓掌、兴奋、欢叫、跳跃、飘飘荡荡、滚滚向前——即使还要面对高考。

三亚学院大学生记者团
图 / 网络
文 / 刺猬公社 有改动
排版 / 云
 ID:syxynewsmen
小而美 |有视野 | 有内涵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我们的微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