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我奋斗 我幸福】靠努力奋斗改变命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投稿邮箱:klmyljl0990@126.com 期待中~




他从一个不会说普通话的维吾尔族青年,一跃成长为民汉对译培训教材编写员;从一名普通采油工,迅速成长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唯一的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班长肉孜麦麦提·巴克,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信努力奋斗就可以改变命运的人生信念,实现了自己最不平凡的伟大梦想。



克服困难


1991年的一天,肉孜麦麦提从南疆和田县的偏僻村庄背着行囊走出家门。他每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自家的土坯房,“快走吧,别耽误了坐车。”


父亲的一句话,让肉孜麦麦提不再回头并加快步伐向远处走去。他将踏上求学之路,求学的地点是2500公里外的克拉玛依。


那年,他15岁。他朦胧地意识到,做教师的父亲曾说的“用知识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话语将作为一种信念,伴他前行。


然而,肉孜麦麦提的“用知识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信念第一次被现实撞得粉碎。



3年后,从克拉玛依石油技校毕业的肉孜麦麦提,怀揣一份美好的憧憬,被分配到重油公司当一名采油工。


可上班的头几年里,由尴尬、自惭、无助编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便布满了肉孜麦麦提的内心。


他没想到,语言成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一块绊脚石。


刚到单位时,由于说不好普通话,就连和同事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了问题。


一次,肉孜麦麦提外出巡井,发现一台抽油机因电力故障闪停,准备关闸拉电。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电源上的绝缘帽已被大雨冲掉,失去了这层保护,380伏的电魔瞬间就能要人命。


当他把手伸向开关那瞬间,一道高压电流将他高高抛起,击倒在一米远的泥潭里。


“不懂普通话,很难正常完成工作,更别提学习更多知识了;而技术不过关,就无法安全、出色的完成工作。”


在连续几个不眠之夜后,肉孜麦麦提决定努力学习普通话,学好技术。


为了尽快学好普通话,肉孜麦麦提上班时瞅着机会,就找师傅们问这问那。


下了班,他就对照着《新华字典》,把汉字一个一个地写在方格本上。


为了纠正发音,他听广播练发音,看报纸也大声朗读出来。


不到一年,肉孜麦麦提不但能用普通话交流,还能用普通话读报念书了。


普通话水平提高了,肉孜麦麦提便在技术水平上下功夫。一年后,他参加作业区技术工人操作大赛,取得了维修工第一名,被任命为924站队班长。


勇于创新


肉孜麦麦提说:新时代的石油工人,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应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提高自身的“含金量”。



结婚前,妻子胡西代·买买提就知道丈夫肉孜麦麦提忙;结婚后,她发现他更忙了。


2003年以来,熟练掌握了采油技术的肉孜麦麦提,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技术革新上,以他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利用公司提供的30万元攻关资金,解决了“抽油井盘根渗漏和刹车不灵”等难题。



他和工作室成员研制的《抽油机驴头悬绳器支撑盘》、《可拆卸磁力式油嘴套筒扳手》等16项国家专利成果,有8项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


2004年,肉孜麦麦提实现了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如果没有企业的培养,没有党组织的关怀,我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肉孜麦麦提的话铿锵有力。


2012年,他主动请缨,把盘根盒漏油改进试验放在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公司领导很快决定,“盘根盒漏油”作为攻关项目立项,从下拨给技协的100万科研经费中抽出专款,作为攻关费用。


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一年多时间里,肉孜麦麦提与专家、技术人员一起,顶狂风烈日,冒风霜雪雨,跑遍九区,手机中储存了数百张图片。通过两万多个数据分析,八种盘根盒测试,终于攻克了这项课题,盘根盒的更换时间从两天,延长到一个月。仅他所在班,每年就节约资金两万多元。


分享知识


肉孜麦麦提常给班员说这么一句话:我不是维吾尔族班长,我是班长。


为了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员工学好普通话、掌握技术,编写了《少数民族员工采油实际操作拼音教材》、《少数民族员工专业普通话学习手册》和《高级工鉴定前培训资料》,作为新疆油田公司少数民族员工培训教材使用。


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帮助范围扩大了。



2004年,肉孜麦麦提所在单位推行大班组建设,他们班是试点班组,从6个人一下子增加到22个人,其中一多半是少数民族,一些人也面临着他当年学普通话、学技术的困境。


“进步不能靠一个人,也不能止于一个人,我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让更多人掌握我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肉孜麦麦提开始免费培训同事。


一开始,他每周都利用工作间隙辅导他们,渐渐地扩大到作业区,后来,其他作业区的人听说后,也都来参加。


本来是针对少数民族员工的培训,后来很多汉族员工也来了。


他根据这些年学习和工作的积累,梳理出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还挤出时间编写了50多万字的民汉对译培训教材。


一天晚上,肉孜麦麦提望着培训教材,自言自语道:这些课件是我需要的,其他人也应该需要,仅放在我的硬盘里就太浪费了。



那晚后,他决定通过网络,与感兴趣的网友一起分享手里的资料。


于是,2006年初,肉孜麦麦提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


目前,网站收录石油生产专业性文章4000余篇,专业培训和鉴定资料200余篇,成果及技术更新300余篇,石油百科名词解释上万条,网站管理人员都是中石油各油田的技师、兼职教师,网站有了5000多个注册用户,4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


建设网站


网络让肉孜麦麦提“将所得知识奉献给更多人”的信念得到传播,也让他结交了一帮好朋友。



网友宋宝玉是其中之一,他是大庆油田采油五厂一名工人技师。


一次,宋宝玉的同事吕庆东,急需一个紧急制动系统的教学课件,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急得团团转。


宋宝玉听说后,当晚就满怀希望地与肉孜麦麦提联系。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他真给宋宝玉发了一份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课件。


宋宝玉道谢之余,顺口开了个玩笑:“兄弟,你有现成的咋不早点发给我,害我等了一宿。”


听了这话,肉孜麦麦提变得紧张了:“不,不是这样的!我也没有现成的,这是我刚做的。”


宋宝玉心头猛地一颤,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那一刻,他暗暗地告诉自已:这个兄弟,我交定了!


从此,不少像宋宝玉一样的网友兄弟,与肉孜麦麦提一起饱尝网站建设和维护的苦辣艰辛。


网站的建设很曲折,最严重的一次,因服务方设备故障,网站的数据一下子丢失了近70%。


看着几年来一点一点收集的、一字一字撰写的、一篇一篇上传的资料就这么付诸东流,看着多年来千辛万苦积累的人气和会员就这么全部流失,大家的心都碎了。


在几乎所有人准备放弃的时候,肉孜麦麦提却拿出积蓄,租用了更好的空间,购买了更专业的模板,前前后后花了七、八万元,可此时他也不富裕,还要负担几个弟弟的学费。


那半年,肉孜麦麦提重新收集整理上传资料,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连续上网7、8个小时。


过度的劳累,让他的“鼠标手”和腰间盘突出症更加严重了,有时连筷子都拿不住,路也走不稳。


肉孜麦麦提人瘦了,但论坛又火了。


收获信任


如果没有“知识改变人生”的信念,肉孜麦麦提可能过不了“语言关”。


如果没有“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的信念,肉孜麦麦提可能不会得到同事、网友的认可,并收获越来越多的赞誉和友谊。


可以说,正是这种信念,让肉孜麦麦提蜕变成今天的技能专家。


也正是这种信念,让肉孜麦麦提在看似没有回报的付出中,收获了一种无价的东西——信任。



随着不收费的“红柳石油网”越来越火,一些不计名利的网友也加入到网站内容的建设中。


一位吉林的网友在西安参加技能比赛时,四处打听有没有从新疆油田来的。当他得知选手张玉华与肉孜麦麦提是同事时,便塞给了她一张光盘,叮嘱她说,这里面是自己多年来收集的资料,请她一定转交给肉孜麦麦提。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站中寻求到了帮助。


不断前行


二十多年前,满怀不舍送走儿子的父亲,得知儿子能用知识帮助更多的人,他引以为傲。



几年前,肉孜麦麦提父母住进了抗震安居房。在新房上梁的那一天,老父亲亲自把最有出息的长子——肉孜麦麦提·巴克的名字刻在了大梁上,还勾上了好看的花边儿。


之前觉得读书不划算的贫困乡亲,从电视上,得知了肉孜麦麦提的事情,从收音机上,听到了他的名字。


他们放下手中的活儿,想了又想。到肉孜麦麦提家的附近,打听了又打听。


没多久,一百多名辍学的孩子,就放下坎土曼、丢下小榔头、收起小秤砣,从麦田、作坊、市场又回到了课堂。


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相信: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也可能像肉孜麦麦提一样,被更多人在心里竖起大拇指。



这些人里不仅有和田的,还有其他省市的,不仅有维吾尔族,也有汉族、回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民。这也是肉孜麦麦提心里的又一个愿望——


让“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念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首席记者 姜晶华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