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看完中华字典的变迁,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关注「新东方师训讲堂」

与数十万教师共同成长

师训君评

中华文化中,出现了太多经典的辞书,很多辞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师训君就和你聊聊那些辞书的故事。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中文太博大精深了。


而要传承一种语言,就离不开辞书。


【辞书】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是,汉语中的“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词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于是近代又有字典和词典之分,后来又把字典、词典、百科全书、专科词典统称为辞书


因为中文的广博,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各种类型的辞书,比如方言、音韵、成语、典故等等等等。


今天师训君和你聊聊,中华文明历史上那些重要的辞书。


有字无意


先于辞书出现的是字书,也就是只有字没有解释的书——将常见的单字编成四言、六言或七言的韵,来教孩子们识字。


有史可考的最早“字书”是《史籀(zhòu)篇》,相传是西周时期,周宣王手下的太史籀所作(这一点也有很多争议,比如王国维认为,“籀”是“读”的意思,“太史籀书”其实应该是“太史读书”)。后来的字书包括李斯的《苍颉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等。


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单词表了。


但是(但是来了),当时在字书中却并未涉及每个字的意思。


这种没有释义的字书,长什么样呢?


以《急就篇》第二部分“言物”为例(秦汉时代的字书,现在除《急救篇》还能看到全文外,其余的都已亡佚),师训君摘录部分如下:


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鸣翘凫翁濯

青绮绫谷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

稻黍秫稷粟麻秔,饼饵麦饭甘豆羹

寒气泄注腹胪胀,痂疕疥疠痴聋盲

竽瑟空侯琴筑筝,钟磬鞀箫鼙鼓鸣

肠胃腹肝肺心主,脾肾五藏膍齐乳



这种感觉,是不是就像不懂佛法的人诵念一辈子“嗡嘛呢叭咪吽”,先天性色觉障碍通(色盲)熟背“赤橙黄绿青蓝紫”——


读过N遍书籍,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字典诞生


直到《尔雅》的出现,世界上有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辞书。


《尔雅》约形成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雅”的意思就是“普通话”。本书没有具体的作者,据传是学者们传承编纂而来。


全书计19篇。累计各篇条目共2091条,释词语4300多个。内容不仅仅包括各类名词,还包括古语方言、代词虚词、语气词等等,甚至还有当时自然和社会的一些认识。




我们以《尔雅》第18篇《释兽》为例,看看它是如何解释动物的:


貘,白豹。

甝,白虎。虪,黑虎。

貀,前无足。

鼳,鼠身长须而贼,秦人谓之小驴。

麐,麕身,牛尾,一角。

貄,脩毫。

貙,似貍。

兕,似牛。

犀,似豕。

汇,毛刺。

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


可以看出,《尔雅》中的解释是非常笼统简略的。在那个没有图片和互联网年代,所有的知识只能通过寥寥的文字,拓展着人们的想象和认识。


部首检字


中文非常注重形、音、义三个方面。《尔雅》是从“义”入手,而《说文解字》就是从“行”入手。


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许慎,在当时文字混乱的情况下,打算自主立项创业。他在《说文解字》中,他把9000多个汉字,按照部首排列出来。而部首相同的字往往具有相近的词意,因此《说文解字》基本上是“ 以义相引”。


这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还记得我们小学时候都学过的“部首查字法”吗?



这可以说是当时的搜索引擎了。


这里插一句,《说文解字》之所以能流传百世,被无数学者研究注解,除了许慎自己聪颖过人、勤勉努力外,还因为他是个强迫症。


这本书的初稿完成后,他总觉得不够满意,又不断修改补充,直到21年后,63岁的他觉得自己年老体衰,有心无力再修改,才叫自己的儿子把书献给朝廷,自己回乡下教书去了。这一晃又是28年,许慎一直活到了91岁才驾鹤西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1、课件需要不断优化;

2、做老师比较长寿。


康熙字典


继《说文解字》之后,学者们又贡献了一部又一部辞书。比如《字林》、《古今文字》、《玉篇》、《类编》、《集韵》、《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等。


我猜,你和师训君一样,只听过最后一个《康熙字典》……


毕竟,《康熙字典》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1710年,56岁的康熙大帝完成了许多壮举:灭鳌拜、平三藩、复台湾、驱沙俄,建立了盛世王朝。但这时候,文化界使用的辞典还是明朝的辞书。康熙遂命令张玉书、陈廷敬等人以明代《字汇》和《正字通》为蓝本,编纂一部大字典。


《康熙字典》的修订历时六年,共收字47035个,加上重复的古文1995字,合计49030,成为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康熙字典》难免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和错误。几十年后,江西一名儒生编纂了《自贯》,又名《康熙字典》补丁,结果因没有避讳康熙、乾隆的名讳而被满门抄斩。


辞源辞海


19世纪末的中国,正在被列强欺侮,同时也受到大量外来观念冲击。面对如此多的新观念,市面上还在使用的却是相对落伍的《康熙字典》。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发现这个时代的需求,成立了专门的辞典部,历时7年,于1915年推出了《辞源》。



《辞源》第一次提出了“辞书”的概念,也兼有字典和词典的双重功能,成为了是一部超大型的百科式工具书。全书共4册,收词近10万条,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


当时唯一能够与商务印书馆同庭抗礼的另一家出版社中华书局看到《辞源》的成功,为了PK商务印书馆,自己也开始着手准备一款综合性百科大辞典——也就是后来耗时21年,最终于1936年出版的《辞海》。



两套辞书一时瑜亮,互相竞争中又各有特点,以至于长久不衰,经历了数次迭代,成为无数国人心中的经典。


这可以说是当时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了。


新华字典


“震惊!13亿中国人看了都沉默了!”


嗯,用这个标题可以形容《新华字典》。


几乎每个人中国人的回忆中,都少不了一本新华字典。


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了。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完成于1953年。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规范现代汉语和扫除文盲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此编一部“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实用”的语文工具书的想法便应运而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版新华字典都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呼”的例句被要求增加“高呼万岁”。1971年修订本共改动1100余处,引用语录46条,打开字典,扉页上的“语录”等三行红色彩印大字显得异常醒目。



目前最新的第11版中,也新增了很多网络用词,比如“晒”增加了新的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晒工资”、“晒隐私”;“奴”字新增了“为了支付贷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之意;“门”字新增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之意。


截至目前,《新华字典》已经累计出版了11个版本,总计销量约6亿册。2016年获“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王涛提出,将《新华字典》作为国家文化品牌予以保护。


另外,听说《新华词典》还要拍成电影了?



借用知乎网友@亮逊嘉 的描述,这部电影或许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时代,叫彋暜纪,在一个名叫瀗 的地方,生活着鐵豣蚦和馧倐埊,他俩是一对恋人,从小就灍灎灏灐,却受到了爈爉和 獶獹的阻挠,在经历了一番彃彄彅彆彉彊彍彏彑彔,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下了一堆耨耩耪耫耬耭耮耯耰耱耲。。。。


辞典的定义是“工具”,事实上,无论是编写还是通读辞典的名人志士,却都从中收获了“工具”以外的知识和财富。


师训君也希望通过典到为指活动,与大家一同寻找那些被我们错过和忽视的知识宝藏。


关于辞典,你又有哪些难忘的记忆呢?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典到为指系列文章回顾


典到为指

从3月21日至4月12日

每个周二和周三

师训君将与你分享与辞典有关的故事

邀请嘉宾大咖与你畅谈对辞典的见解



读着不同的书,走在共同的路

交换一本旧书,收获一个故事

「书途同归」计划正在火热进行中

向公众号后台回复“读书”了解详情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