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谁最早开发郁山的盐?作为彭水人你必须要知道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黔州文化” 可以订阅哦!

郁山盐泉开发早于巫溪考

       任乃强在其所著《四川上古史新探》223页认为,“蜀文化的形成晚于巴”。巫溪与郁山“这两个盆地(合称为黔中盆地)在上古时代实曾隶属于臷国”〈1〉,但他又认为:郁山盐泉“被人类利用甚早(大约稍晚于巫溪盐泉)”,“郁山盐泉煎煮方法,可能是向巫溪盐泉学来的,或是巫臷人去教会的”〈2〉。也就是说,巫溪宝源山盐泉开发在前,郁山飞水井开发在后,果真如此吗?

       重庆师范大学管维良教授则说:“巫臷民所建之盐泉,只能是彭水县郁山镇的伏牛山盐泉”〈3〉。《山海经•海外南经》:“巫臷国在三毛(即三苗)东”。按《史记》引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即包括了从洞庭湖到鄱阳湖的地区。三苗东,指的是鄱阳湖以东,这是明显的错误;应为“三苗西”,即洞庭湖以西,依次为湘西、郁山,再往北、西才是巫溪。

       笔者赞同管维良的论断,不妨结合彭水历史再补充七点:


第一


第一,蚩尤九黎部落南迁到郁山。《世本•卷上作篇》载:“蚩尤以金作兵器,宋衷注:‘蚩尤,神农臣也’”〈4〉;《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载:“蚩尤作兵伐黄帝”;《管子》:“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蚩尤是黄帝〈5〉时人,神农之臣,九黎之君,被封在今山西南部的解州,因境内有天然盐池〈6〉因为有盐吃,蚩尤部落的体力比别人强,再加上他使用的是铜制成的锐利武器,所以九战九胜。最后,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之战中,兵败被杀。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实际上是为了争夺解池的解池盐源〈7〉。蚩尤九黎战败后,就向人口稀少西南流徙,来到今郁山,开发盐业。清代《酉阳直隶州总志》载:“郁山龙滩河(后灶河下段)边有蚩尤庙”。《彭水县志》(光绪版)载:“蚩尤庙,在郁山镇,一名咸泉龙王庙,井灶商民公建”。可惜,此庙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毁。据当地人回忆,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郁山盐老板要以猪、牛、羊三牲作祭品,到蚩尤庙祭祀,还要请工人吃饭。同时,“以一人扮舞,咒诵、并非寻常经讖,似有神物凭依之。仅令一人工其事,不可以传习者”(康熙《彭水县志》)。民国时期,每年腊月二十四日,盐老板请巫师“穿灶”,即由巫师手敲铰铰,到各个盐灶作法,请蚩尤保佑。清代的知县,都要到郁山蚩尤庙去祭祀〈8〉。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九,盐老板要吃“九皇斋”(吃素),相传九黎部落的首领生日,是从九月初一到初九。

郁山镇北马岩上面有“刺坝”,当为“蚩坝”之误。

在今郁山西北太原乡有古铜矿遗址~大王洞,其地在七曜山南脉,有长达万米的矿洞,延至相邻的石柱县境内。洞口有堆积如山的铜矿渣。据化验,含铜量0,47%~2.4%,经评价为中型矿床。1989年9月,在大王洞下面一个天然洞穴中,发现汉代青铜釜5件、青铜洗6件〈9〉,当为大王洞开采的铜所铸。古时彭水所用之铜,当出于此。大王洞下面有个叫“张飞岍”的地方,有一块从山上垮下来的石头,上面有人工雕刻的,至今无人破译的符号(或文字),或为蚩尤部落留下的,待破译。

蚩尤在涿鹿战败被杀,其部落南迁,时在公元前26~22世纪。


第二

郁山有“后灶”。《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有巴国,太暤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有国名流黄辛氏”〈10〉。对这段话中的“咸鸟”,任乃强认为,咸鸟的“咸”即“盐”〈11〉,还说:咸鸟“可能是巫臷国做运盐行销的商民”〈12〉“乘釐和后照,可能是巫臷的盐工”〈13〉。管维良除说“咸鸟即盐鸟,即负盐之鸟,巴人驾着装巫盐的舟船,驾轻就熟地在江河上像鸟一样快捷如飞地行进,故被称为咸鸟”外,还接着说:“乘釐”,“为管理运盐的人”;后照的“照”是“灶”的“讹写,是管理盐灶的头领”〈14〉。

笔者要特别指出的是:郁山的“后灶”,为民国时期盐场的三个产场之一,其地在伏牛山左麓的后灶河边。笔者感到奇怪的是:中国人历来讲究对称,为什么郁山只有后灶而没有前灶?值得注意的是,《彭水概况》在“产场”一目中,作“後灶”;而在“郁山镇盐卤产量概况表”中,即作“后灶”〈15〉,在使用繁体字的民国时代,使用“后灶”一词,显然不是前后之意。现在,终于明白,后灶是熬盐的巴人部落。

太暤生活在距今4000年前。


第三

郁山东南紧邻“大灵山”(万灵山)。

在郁山东南公路距离约20公里的走马岭,就在万灵山下。《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卽、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按《说文解字》的说法,“灵,巫也”。所以,袁珂在注《山海经》时说:“灵山即巫山”。任乃强也说:“巫臷人呼盐为鹷(靈),故《山海经》把巫山叫做灵山”〈16〉。原来,灵、巫是一个字。那么,万灵山,就是万巫山了。而这个“万”字,在我国最早的百科辞典~《广雅》说:“万,大也”。原来,万灵山就是大巫山。

就在这座叫做万灵山的大巫山上,唐宋时期曾建盐井镇,宋代熙宁十年(1077)商税为1300贯零73文,玉山(郁山)镇的商税才260贯378文〈17〉

三峡地区的巫山,山上没有盐泉。巫溪的宝源山,“居大巴山东段南侧”〈18〉而不在巫山;只有万灵山这个巫山,山上才有盐泉。


第四

“丰沮玉门”是郁山的两个地名。

任乃强说:“玉巫两字,篆书常易相混”,我对他“玉门有可能原是指的巫山河峡”〈19〉”的说法,不敢苟同,不妨把“丰沮玉门”看成两个地名,

今郁山古称“玉山”,也就是“巫山”了。玉门指的就是郁山西面那座“风门山”顶的垭口,叫“风门头”。清代康熙《彭水县志》载《周烈妇传》,称为“风门山”;彭水江口镇诗人邵墩有《从风门至郁山镇》诗,为古代丰都、长江西沱(盐码头,今属石柱)和江口(唐代为信宁县治所,宋以后属彭水,1953年划归武隆)等地,从陆上通往郁山运盐(虽有水路,但洪水期停航)大道的必经之地,因此,这个岩口就叫“玉门”。

再说“丰沮”。

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流黄酆氏之国”,清代学者郝懿行注“流黄辛氏”时说:“即灃氏也”,隋代,今丰都平都山下有“酆民州”〈20〉,当为把盐贩到那里的商人聚居地。在古代“酆”与“奉”、“凤”、“风”等字,同音互通。北周保定四年(564)在产盐的郁山置“奉州”。乌江上的盐码头龚滩也名“凤滩”〈21〉。可见,这几个字,多指产盐、运盐或卖盐的地方。

沮,《广雅•释诂一》:“沮,湿也”,借指湿地。

丰沮,即指盐卤滲出的湿地。凑巧的是,就在万灵山东麓的小溪边,有一块湿地,凡经此的牛羊,都停下来舔吸,吆之才走,原来这里有盐水滲出,也是最早被人类发现的盐源,这就是“丰沮”吧。

而“风门”,也可认为是“丰沮玉门”的简称?这里,是太阳月亮最早照到的地方(即“日月所入”)。


第五

“灵山十巫”和“六巫”与彭水

《山海经•海内西经》又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读yìyǚ)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郝懿行注:“皆神医也”,说明以上六巫都通医术,给人治病。

至于“灵山十巫”,笔者认为,并不全是部落名称,而是与巫人的生活有关。

巫彭,《世本八种》〈22〉说:“巫彭作医”。任乃强说:“古时,煮盐、炼丹和医药等方技,都是巫师所擅”〈23〉。《逸周书》:“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24〉,从“百药爰在”的记述来看,大灵山就是药物的产地。万灵山后面连着大厂盖,总面积约650平方公里。《山海经》所指的大灵山,泛指今彭水及周边地区,甚至武陵山脉。在上古时期,几乎全是人迹不到的地方,自然是出产百药的宝地。经过几千年人类的开发(也是对植被的破坏)后,1983年彭水全县农业资源普查,全县的药用植物仍有1597种,占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包括水、土、谷、菜、鳞、介、禽、兽等)所载的1892种的84.4%。历年民间用来治病的就有400多种。国家药物部门经营收购最高年(1979)收购品种153个;收购药材量最高年(1982)达14000多担〈25〉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纠合诸侯伐纣的战争前,在牧野誓师的八百诸侯里面,特别列名的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26〉中,有彭人和濮人。童恩正(1935~1997)注意到:“《伪孔传》是将地理相近的民族分在一起的”〈27〉。任乃强认为:“《牧誓》》之‘濮’,即《王会》之‘卜人’,其地在今彭水、黔江两县”〈28〉,他还干脆把郁山的濮人称为“郁山濮”〈29〉。

到了汉代,彭人成了板楯蛮(賨人)的一支,仍旧生活在今郁江沿岸,所以隋代以前郁江称为彭水,为彭水得名之始。至今,彭水境内,还有“板楯沟”(今太原乡)、板楯岩(保家镇木洞村、龙射乡棕树村)等地名。

巫咸,根据学者们的解释,咸,就是盐;巫咸,就是巫山(灵山)制盐的人。他们是巫教的创始人。《世本八种》〈30〉载:“巫咸作筮”。上古时,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要占卜吉凶,因而占卜的人,是最有地位的人,所以由制盐的人兼任。《世本八种》又说“巫咸作医”,宋衷注:“巫咸,尧臣也,以鸿术(高超的方术)为帝尧之医”〈31〉时间一长,这些活动,就形成了巫教。范文澜(1898~1969)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91页说:“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頊时,仍奉巫教,杂拜贵神。”。

《太平御览•卷790》载:“昔殷帝大戊〈32〉使巫咸祷于山河,巫咸居于此,是为巫咸民”。

2006年中华书局影印本,3499页)。

西汉的刘向(前77~前6)在《说苑•卷18辨物》(见《四库全书》696册165页)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芻为狗,北面而祝(即举行祭祀)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东汉以前,人们没有床、榻、桌、凳,都在上生活。席成了是古代人们坐卧铺垫的用具,由竹篾、苇篾或草边织而成的平片状物。后来有了床、榻、桌、凳,民间还有用草编、棕编的蒲团,用于祭祀时垫跪,或平时垫坐,如草凳之类。菅,是茅草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芻为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旧时,彭水民间祭祀时,还有扎草狗,也有用草人的。

范文澜在同书289页说:“医学是从巫术开始。”还说:“苗父就是苗黎族的巫师。”所以,袁珂在《山海经校注•海内西经》中说:“巫咸国者,乃一群巫师组织之国家也”,《太平寰宇记》卷178说,居住在黔州境内的廪君部落“俗尚巫鬼”。因此黔州境内的巫师大行其道。

北宋时,黔州地区的各民族人病了,仍然“祀神鬼”。据《宋史》(卷461•西南溪洞诸蛮)载,“雍熙元年(984),黔南言,溪峒夷獠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神鬼,詔释其铜禁”。为“溪峒夷獠”治疗疾病的需要,朝廷竟“释其铜禁”,批准用铜制造铜鼓和沙锣〈33〉。

直到民国年间,彭水人特别相信“神药两解”(即迷信鬼神,请端公〈巫师〉作法和药物治疗),巫师举办的包括卜卦在内的各种活动,在各地广为流行。

巫卽,卽,《正字通•卩部》:“烛炬之烬曰卽”〈34〉,指烛炬之烬,引申为夜间照明。

张良皋在《巴史别观》中(80、81~82页)说:“诸节”就是“诸巴”、“‘巴’‘节’”互通”,那么,“巫卽”(巫节)_就是从事巫术的巴人了。

巫朌,朌,指巫臷民的姓〈34〉,说明已经进入父系社会了。《山海经•大荒南经》说他们:“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为什么巫臷国的人,不纺纱织布,有衣服穿,不耕种田地有粮食吃,因为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盐,可以作为“硬通货”贸易,张良皋说:“最古老的商品,必是食盐;最古老的商人,必是盐贩子”〈35〉商业也发达起来。

肦,按陆德明对《礼记•王制》:“名山大泽不以朌”的解释:“朌,赋也”〈36〉,也指赋税,当为税收之始。

巫姑,《汉语大字典》1035页义项8:“姑”与“盬”同,见《孟子•滕文公上》,焦循《正义》:“姑,与《方言》盬同”,指未经炼制的盐,引申为直接使用盐水或用“苦蒿水代盐而鮓”〈37〉。同页义项5:妇女的通称,南朝梁《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宗懔撰):“其夕,迎紫姑神以卜蚕桑。”

巫真,真,道家指神仙为真人,此指原始的道教。宋代张君房(公元1001年前后在世)《云笈七签》卷27:福地“第六十六,黔南甘山,是宁真人治处”。今彭水县委党校原址,有玉皇阁。据清代光绪《彭水县志•祠庙志》载:“玉皇阁,在城南甘山上。相传建自前明。有九楼十八厦之目。自山滨江,约亘里许,今之大士阁,即其前院也”。新中国成立后拆毁。

又指降真香。黄庭坚谪居黔州(今彭水)时,“时时焚降真香”〈38〉,元代陶宗仪《辍耕录•降真香》:“降真香出黔南(今彭水~笔者),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于上”。

巫礼,礼,指礼物,也指敬神。《太平寰宇记》卷120,载黔州风俗:“其风淫祀”,淫祀,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新中国成立前,郁山和县城,除都有九宫十八庙外,民间还有祭土地、灶神、牛王、马王、芒神(司春神)、雷神、火神、财神、纸神、坛神、门神、厕神、蚕神、水井、山王、河神、古树、大石、孤坟野鬼……而由巫儸举行的传坛、扛神、打醮、办盂兰会、求雨等活动,甚至修房造屋祭鲁班、给人看病祭药王、栽秧开始“开秧门”、打闹开始“迎太阳”,收工“送太阳”,给哺乳期间断奶水的妇女“请奶”要祭太阳……遍及城乡。1952年土地改革前统计,全县有各类寺庙、祠堂等约300余座。

又据《字汇补•酉部》(明代梅膺祚所著,清朝著名学者、藏书家吴任臣对其进行增补,多收俗字,即《字汇补》):“醴,与礼(禮)通”的解释,巫礼,就是巫山人做的甜酒了。

巫抵,除医外,也指商贾:按司马相如《封禅文》:抵,作柢。也指成本。《周礼•地官•泉府》:“买(古代,售人以物曰买)者各从其抵”。上世纪50年代,在郁山修建中学施工时,出土“两箢兜”贝壳,当为夏朝的货币〈39〉。

巫谢,“谢”,与“榭”通,指平顶无四壁的建筑〈40〉,或建在高台上的木屋,或无室的厅堂〈41〉,引申为人工修建的住屋。或作“射”〈42〉,又指射猎: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征发涪陵(今彭水)“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并将其家迁往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宋代,宣和四年(1122)朝庭在黔州、施州各选善于骑射的五十人,到茂州、石泉担任教习,训练当地的土丁子弟〈43〉。至今,国家举办的少数民族运动会,彭水的选手多次荣获冠军。

又指姓,东汉建安六年(201)涪陵(治今郁山)有谢本,三国时,谢为涪陵大姓之一〈44〉。

巫罗,指结网捕鸟、捕兽,泛指打猎。古代,猎人追逐白鹿,而发现盐泉。郁山有“倒鹿井”,也称“捣鹿井”(即今之“老郁井”)当为巫罗之祖。湘西苗族学者龙炳文认为:“白鹿为庸人的族徽”。在巫溪县城的桥上,就塑着一只昂首向天的白鹿。


第六

“尖底杯”在郁山郭家坝被发现。2014年1月9日《新华网》报道:近日,考古人员在郁山镇郭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发现两件商周时期的“尖底杯”,据现代多位学者论证,这些尖底杯与熬盐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尖底杯”是“盐模”(即制造尖底杯的模具),把卤水熬成盐浆后,趁热装在里面,将尖底插入泡土中,增加散热面,冷后与杯凝结在一起,成为“贸易交换的单位,甚至权充货币”〈45〉,如古人的“锡鬯一卣”就是“赐盐一罐(尖底杯)”〈46〉。

笔者曾采访过郁山盐工和管理人员,都说,卤水熬好,用铁铲趁热舀入方形篾包(代替尖底杯)内,包内还有小部分卤水从包底流出木质枧槽内,下次再熬。等盐包冷却凝固后,才卖给外地盐贩。在挑运过程中,把包内的盐抖散成为粉状,便于小量买卖;如果本镇座商来买,就要把篾包打开,敲碎再零售。

郁山考古发现的“尖底杯”的“盐模”,从年代上说,早于其他产盐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600~前256年。


第七

1982年,彭水清平乡发现战国时期的铁器。张良皋说:“这巫臷之民,显然也是炼铁的民族。戈(‘哉’字去掉‘口’字,仍读“哉”,电脑上无此字~笔者),是戈戟之类的武器,“至”的原型是箭镞,臷加金旁,‘至’讹成‘呈’,就是‘鐡’字”〈47〉。彭水县内铁矿分布较广,多为泥石菱铁矿或绿泥石菱铁矿。县内以“铁厂”或“铁厂坝”等带“铁”字的地名,就有12处〈48〉。1982年,在清平乡出土的战国铁兵器:矛1件、斧2件、鉞3件、刀子6件〈47〉,证明彭水使用铁兵器的时代,比许多地区要早。

综上所述,可知在古代巫臷国境内,古人对郁山天然盐泉的开发,先于巫溪的宝源山。


注:

〈1〉〈2〉〈12〉〈13〉〈23〉〈28〉〈29〉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28页、250页、234页、235页、251页、196页、289页。

〈3〉〈14〉《巫山盐泉与巴族兴衰》载《霜叶集~管维良历史与考古文存》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327页、328~329页。

〈4〉〈22〉〈30〉〈31〉《世本八种•宋衷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5页、40页、40页、40页。

〈5〉(詹子庆、曲晓范主编《新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12页)载,黄帝生活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6世纪。

〈6〉《太平寰宇记•卷46•解州》(清光绪八年影印本):解州,蚩尤之封域,有盐池之利”。

〈7〉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4页。

〈8〉、〈9〉〈49〉拙编《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志》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104页、50页、51页。

〈10〉《山海经》的这段话,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13页)说:“《山海经》是反映古代南方文化的作品,其中记载了很多南方民族,特别是西南民族的神话。而太暤氏(即伏羲)又是其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物。他和传说中的女娲都是所谓世界的创造者。可能他原来是某一民族的神话人物。以后流传成了共同的神话人物。他的故事原来是朴素的口头传说,到了战国时代就整理成了谱系齐全的历史。因此,我们不能以此作为解释巴人历史的依据”。笔者引用这段话,不是解释巴人历史,而是因为任乃强、管维良等都引用来解释食盐生产的历史,也就引用了。

〈11〉〈16〉〈19〉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56~57页、58页、53页。

〈15〉民国29年(1940)县长柯仲生所编的《彭水概况》(102、103页)

〈17〉清人徐松编的《宋会要辑稿》第129册“食货”16之20。

〈18〉〈20〉《中国县情大全•西南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97页、319页。

〈21〉清人孙桐生(1824~1904)编的《国朝全蜀诗钞》巴蜀书社,1985年版507页,载有冉瑞岱《凤滩》诗。

〈24〉《逸周书汇校集注•卷四•大聚解第3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399页。

〈25〉《彭水农业资源调查及区划资料汇编》1983年12月铅印本,503页)。

〈26〉《尚书•周书•牧誓》(载《黄侃手书白文十三经》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尚书》31页)。

〈27〉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7页)

〈32〉大戊,据网上下载《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殷商在位时为公元前1600~1300年,前期传20代,大戊为第十代。

〈33〉《宋史》(卷461•西南溪洞诸蛮)

〈34〉〈36〉〈40〉〈41〉徐中舒(1898~1991)主编《汉语大字典》巴蜀书社1986年、1988年、1989年版,316、2050、4006、1265页:“卽”字的义项第11,“朌”的义项第2“谢”的义项第16,“榭”字。

〈37〉顾炎武〈1613~1682〉《天下郡国利病书•平茶长官司(今秀山)》)等地的民间习俗。

〈35〉〈46〉张良皋《巴史别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142页、116页。

〈38〉黄庭坚:《黔州与人书》十五篇之一,转抄自《彭水县志•艺文志》(清代同治本)

〈39〉丁福保《历代古线图说》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1页。原文:“贝……闻为货自夏始。《盐铁论》曰:‘币与世易,夏后氏以玄贝’”。

〈40〉〈42〉见《康熙字典》(1980年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酉集上25页)

〈42〉重庆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彭水县(郁山古镇)文物保护工作报告》。

〈43〉拙编《彭水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大事记5、8页。

《44》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45〉《盐业史研究》2010年2期载白九江《尖底杯在古代制盐工艺流程中的功能研究》

〈47〉张良皋《匠学七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262页。

〈48〉《四川省彭水县地名录》(1984年10月,彭水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

黔中文化一个有文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